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纯健侧卧位和改良健侧卧位L5患侧下关节突顶点至患侧髂嵴顶点横截面的垂直距离(见图5)、L5/S1患侧椎间孔纵横径、我国汉族成人Jacoby’s line(两侧髂嵴顶点连线)与椎节的关系影像学研究。探讨能否通过将单纯健侧卧位改良,使患侧髂骨翼相对L5/S1椎间孔下移或(和)使患侧椎间孔空间增大,从而使经后外侧入路、椎间孔入路微创技术行L5/S1髓核摘除术时髂骨翼抵挡影响减小或(和)神经根受损风险减小,为经后外侧入路、椎间孔入路微创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一种易于克服髂骨翼抵挡手术体位及影像形态学依据。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我院门诊、病室就诊患者中明确诊断为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例,年龄20~40岁,其中男24例,女19例,平均32.5岁,病程3个月~7年不等,平均3.7年;予单纯健侧卧位、改良健侧卧位腰椎MSCT薄层扫描,在PACS系统上逐层阅片,计算出两种体位各自L5患侧下关节突顶点至患侧髂嵴顶点横截面的垂直距离。将腰椎MSCT扫描数据导入3D重建软件,进行L5/S1患侧椎间孔3D重建,利用SSD软件测量两种体位下L5/S1患侧椎间孔纵、横径值。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因腰背部疼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性疼痛来我院门诊、病室就诊130例汉族患者,其中男79例,女51例,年龄20~73岁,平均53.5岁,完善腰椎及骨盆X-ray片,其上观测Jacoby’s line通过椎节相应部位(本文将L4至S1椎节分L4上1/3、L4中1/3、L4下1/3、L4/5间隙、L5上1/3、L5中1/3、L5下1/3、L5/S1间隙八个部位)。统计分析:①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改良健侧卧位情况下CT影像上所测L5患侧下关节突顶点至患侧髂嵴顶点横截面的垂直距离、L5/S1患侧椎间孔纵横径值,与标准健侧卧位所测进行配对T检验,检验两种体位所测值之间有无显著差异,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②我国汉族成人Jacoby’s line通过椎节相应部位比例。结果:改良健侧卧位L5患侧下关节突顶点至患侧髂嵴顶点横截面的垂直距离相对单纯健侧卧位所测值均明显变小,配对t检验,P<0.05两种体位所测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改良健侧卧位L5患侧椎间孔纵径较单纯健侧卧位所测值明显变大,配对t检验,P<0.05两种体位所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种体位所测横径,配对t检验,P>0.0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30例患者Jacoby’s line通过L4椎体上1/3、中1/3、下1/3、L4/5间隙比例分别为2.30%(3例)、5.38%(7例)、25.38%(33例)、36.93%(48例),通过L5椎体上1/3、中1/3、下1/3、L5/S1间隙比例分别为20.77%(27例)、6.93%(9例)、1.54%(2例)、0.77%(1例)。结论:1.改良侧卧位能使患侧髂骨翼相对L5/S1椎间孔明显下移及使L5/S1患侧椎间孔纵径变长,从而使经后外侧入路、椎间孔入路微创技术行L5/S1髓核摘除术时髂骨阻挡影响明显减小及神经根受损风险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