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在重庆地区征地开发过程中,大量农转非社区应运而生。农转非社区内存在着很多与城市生活不协调的现象,其中就包括转非居民在安置房居住区内的绿地种植蔬菜、养殖家禽等农业生产活动。一直以来政府和社区管理部门对这类活动都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但是却无法消除居住区中的生产性活动,外界对于居住区内农业景观的标签也是“脏、乱、差”等负面评价。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更多的学者意识到了农业景观在城市中的缺失,开启了生产性景观往城市的回迁之路。但是对于农转非安置房居住区中的生产性景观和转非居民的需求却缺少深入的研究。探究生产性景观在重庆农转非安置房居住区中应用的可行性,对于改善转非居民的社区环境,为他们营造适合他们生活方式的居住区景观刻不容缓。本文研究内容分为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首先整理了社区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生态建筑学理论和观赏园艺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国内外对于城市生产性景观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案例的研究现状,对比不同国情下城市社区和其他建筑中生产性景观的设计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从中找寻到可以应用于农转非安置房居住区中的生产性景观的相关理论依据。然后为针对重庆主城六个区内的23个农转非安置房居住区的实地调研。以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的方法进行了调研,从居住区现状特征、出现的生产性景观现状和居民结构行为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重庆农转非安置房居住区的五个现状特征为:(1)选址靠近城市中心,生活交通便捷;(2)居住区建筑紧凑,地势较为平坦;(3)容积率过高,公共空间不足;(4)绿地率较低,绿地景观效果较差;(5)居民与管理者矛盾较大,管理难度较高。决定生产性景观是否出现的主要影响要素为居住区建筑类型和物业管理力度,板楼建筑和对生产性活动管理力度小的居住区更容易出现生产性景观。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美学效益、人文效益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生产性景观与观赏性景观现状差异。农转非居民的结构特征表现为:(1)户口本地化;(2)人口老龄化;(3)受教育水平较低但不断提升;(4)收入低廉化。行为人群特征表现为:(1)保持原来的熟人交际圈;(2)中青年男性较少参与室外公共空间的活动;(3)老年人高度自理。行为特征表现为规律性、单调性、聚集性、利己性。结合理论和调研提出了生产性景观在农转非居住区中生活、环境、社会、文化四个层面上的应用设计目标,总结出宜地性、整体性、预见性、可参与性四个设计原则。制定出四个具体设计方法为:(1)保留原始的农业景观;(2)与其他居住区共享绿地;(3)填充居住区内的闲置空间;(4)重构居住区内部创造新空间。通过对锦达茂苑B区的生产性景观设计,对比现状与设计方案,验证提出设计策略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