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男篮在第15届世锦赛中,在与斯洛文尼亚的比赛中,凭借王仕鹏最后六秒的超远三分,中国队才得以幸运的进入十六强。虽然中国队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但从比赛的场面看,中国队与对手的差距还是全方位的,尤其表现在后卫位置上。在后卫进攻方面,进攻战术单一化,主要围绕姚明这一内线进攻,甚至出现以姚明的单打得分为主的情景;进攻行为的攻击性、实效性不够;在强对抗下完成技术动作的稳定性不高;对对手的防守紧逼性不强,面对对手攻击性防守时应变能力和自信心不够;把握快攻机会的意识,阅读比赛和控制比赛的节奏的能力弱。在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在小组赛中以5战2胜得成绩成功杀入八强,虽然没有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但是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已经得到明显的提高,曾多次打出“内外结合、快速、灵活、多变”的亚洲篮球风格,在进攻的流畅性、合理性和稳定性上明显强于15届世锦赛。甚至在面对西班牙和美国这样世界一流强队的时候,中国队的进攻依然信心十足、沉着冷静,场面丝毫不落下风。在后卫进攻方面,进攻战术不再主要依靠姚明内线来得分,而是更多的利用姚明掩护、策应,吸引对手更多的防守队员来夹击,为外线队员创造机会。相比第15届世锦赛,后卫队员表现出了出色的组织和突破能力,在内外线的衔接上也起到了很好的穿针引线的作用。面对强对手时,心态更加成熟,攻击的欲望很强。但是,面对攻击性防守时,中国队后卫队员的完成技术动作能力、应变能力、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都有待加强。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后卫在发动快攻和快攻成功率能力不如强对手。快攻意识不强,在紧逼防守下控制球支配球能力不强,以及个人身体素质欠缺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2.在组织配合方面,中国后卫突破到3秒区能力和突破后传球能力有待加强;传切方面,个人传切配合威胁性、攻击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3.在控制球支配球能力方面,中国后卫运球突破对手和控制失误有待加强。中国队后卫队员在被紧逼防守下,控球的稳定性和攻击性以及自身的自信心方面明显不足。同时,后卫队员的过渡性传球多,攻击性及实效性的传球少。4.在突破能力方面,中国队后卫突破能力有所提高,但突破后,及时准确地传球给被严密防守下的队友能力还有待加强。突破投篮方面,后卫队员在突破后主动得分的意识不强,过多依赖队友。同时突破后急停跳投的能力还需加强,尤其表现在身体强对抗下的突破急停跳投。5.中国队后卫无球进攻多是给队友做掩护,而自身利用速度、身体、移动路线积极摆脱防守者的无球进攻较少,并且在近区无球进攻频率低。中国队后卫较多的在远区投篮,在中区和近区投篮较少,而且在有身体对抗下投篮能力低。突破不犀利,而且突破多在远区采用运球突破手段,在中区防守密度大的区域,突破次数较少。6.中国队后卫在接球投篮这一过程中,攻击性接球次数较少,完成技术动作的节奏不如强队后卫流畅;中国队后卫在面对攻击性防守,以及在高速和身体强对抗的情况下,投篮技术水平低、稳定性差。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建议:1.加强在强对抗下的训练,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增加进攻的威胁性、攻击性和实效性。2.后卫应减少对队友的依赖,加强后卫个人进攻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中区和近区进攻能力的训练。注重个人攻击意识的培养,训练中注意安排针对性的各类专门训练。3.加强中国队后卫防守攻击性、破坏性的训练,以及提高在面对此种防守情形下的阅读比赛的能力、应变能力、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和自信心。4.重视体能训练的科学性、专业性,加强后卫队员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