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会中学浅述——以美国北长老会中学为中心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就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中期,基督教在山东所办中学发展情况,做一简单梳理。并选择了青岛八中、十一中,潍坊二中和济南五中四所学校为例,重点探讨教会中学在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专业化、中国化和世俗化方面的相互影响制约。 教会学校最初的出现起源于传教活动的现实需求。十九世纪中期,新教传教士开始在山东传教,但是遭到中国百姓的排斥,为了消除这种敌意,增多与中国百姓的接触机会,传教士开始举办教会学校。此时的学校办学目的简单明确——招徕中国学生及其家长皈依基督教,因此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学校非常重视各种宗教仪式和活动,宗教课程在所有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为了吸引中国人入学,教会学校也继承了中国旧式私塾的许多特征,如重视儒家经典课程的诵读等。所以此时并没有近代意义上的中等学校。 山东省第一所教会中学的产生,是随着美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对登州蒙养学堂的改造而出现的,即登州文会馆。继文会馆之后,山东各地开始相继发展出教会中学。山东早期的教会中学多由发展简陋的教会蒙养学堂或教会小学演进而来。 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国民政府开始层层推进私立学校的立案工作。教会调整教育方针,转而开始强调教会中学的作用,为与蓬勃发展的官办中学竞争,教会选择了以质量求生存的战略,加强对学校专业化的重视。面对立案问题,各派差会的中学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美北长老会所办中学大多抱着主动的态度,协调宗教教育与政府要求间的矛盾,积极准备立案。最终三十年代初,北长老会大多数中学完成立案。 立案后的教会中学形式上教育权收归国民政府,这一方面大大加强了其中国化走向,另一方面,立案的过程中,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也在国民政府立案条例的压力下,有了较大的提高,专业化和世俗化走势更加明显。 抗日战争时,山东境内基督新教所办中学初光被中学外,无不停办或改为他用,战争结束后重新复校。1950年后,教会中学断绝与教会的关系,改为普通私立中学。1952年,收归公办,至此,教会中学在山东的历史彻底宣告终结。
其他文献
文章旨在通过阐述电信专业服务和定价的特点,并结合价格管理中价值创造、成本分析、经济价值估算等相关理论,对电信专业服务的定价问题做以简要分析;同时基于对传统成本加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从山东义和团发生的背景和其组织入手,论述了山东义和团领导群体的产生,阐明了其多元松散的特点。通过对义和团文献及各种资料的爬梳整理,将山东义和团运动中涌现出来的191
藩镇一直是唐史研究的传统问题、热门问题,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淮南镇却算是热门中的冷门。本文通过对淮南镇的研究,来考察肃宗至宪宗这段时期内淮南镇的地位、作用及唐廷与淮
依据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以张集矿1111(1)综采工作面为例,通过单孔计量考察,对其顶板走向钻孔抽放参数取值范围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参数抽放效果良好,能解决
抗战胜利后军邮被取消,日伪邮局被接收,湖南邮区结束了抗战争时期普邮、军邮和日伪邮局三个邮局并存的局面。战后邮权的统一,为湖南邮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空间。湖南邮政管理
目前,美国PetroBeam石油有限公司开发了一项稠油改质新技术。PetroBeamTM技术是基于油原料低温辐射引起的自身链条分裂反应。该技术与所有现有的改质技术相比,最节能且资本投
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是美国历史上非常重视人权的总统,他把促进人权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与此同时,作为美国重要盟友的菲律宾,却在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
纵观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历史,我们分明感觉在乡村治理的背后是封建国家与宗族社会之间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中清晰地折射着传统封建国家的“乡治”理念,主要表现为“大一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