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转换公司债券以其兼具债性和股性的特殊结构优势越来越受到投资者欢迎,“向下债券保底,向上收益可期”的美誉也被市场中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所认可。然而,这种特殊的结构也使得可转债面临诸多复杂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相互影响进而使得可转债的风险度量工作难度加大。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可转债市场为研究对象,利用市场的日交易数据和数学模型探索我国可转债市场的风险度量模型,在此基础上试图探寻我国可转债市场的总体风险水平,并对可转债和可交换债的风险特点进行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两章在介绍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对我国可转债的一级和二级市场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了可转债投资所面临的复杂投资风险并对重点风险进行重点介绍,明确了可转债风险度量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三章引入VaR模型,对VaR的不同计算方法进行综述并最终决定利用参数法来测度我国可转债的风险水平。同时引入基于不同分布的GARCH族模型,以更加精确的模拟可转债市场波动路径。第四章以我国中证转债指数2004年1月2日至2016年12月30日之间共计3158交易日的收盘数据为样本,在数据统计检验的基础上利用基于GARCH族模型的参数法测度VaR,并进行回测检验。最终发现基于t分布下GARCH族模型均会对市场风险高估,基于正态分布和GED分布下三种模型计算结果相近,除GED分布下EGARCH(2,2)模型的预测结果略高于5%之外,其他模型均能够较好的预测中证转债的市场风险。其中,从风险控制与管理角度,GED分布下的TGARCH模型预测效果最优,能够达到最优的的风险预测效果。第五章利用两组相同评级的可转债和可交换债数据尝试分析二者风险水平差异,实证结果证明可转债的总体风险水平要小于可交换债,因此投资可交换债更要对风险进行严格管控。最后在全文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进行系统总结并提出文章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