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题主要研究的是20世纪30年代相关“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争。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往何处去成了亟待思考的问题。现实的问题往往需要从历史中寻求启发。为此,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学者,从当时的革命实际出发,以“亚细亚生产方式”研究为突破口,广泛涉猎当时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历史,驳斥形形色色的中国“国情特殊”论以及日本反动文人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歪曲,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这个时期论争的研究是不够全面细致的,对论争的意义没有给予应有的肯定和重视,同时,也没有摆脱政治偏见,客观地对论争的缘起到消沉进行系统的厘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政治上外争主权,内求民主,派系林立,明争暗斗;学术上山雨欲来,思潮云涌,学派纷杂交错,论战此起彼伏,政治、学派、学术宛如一场大戏,生旦净末丑悉数登台,纠缠不清。本论题主要从此极富政治性,又在学术界论争激烈的话题入手,分六章,详细阐述论战的兴起与发展、论战各派(包括代表国民党改组派的“新生命派”、代表托派的“动力派”、自由主义的《读书杂志》派、代表共产党多数派的“新思潮”派等)的形成,理论缘起和因袭,代表人物的学术理路、政治背景和政治立场,各派之间的分歧和联合等。通过对各派的探讨,考察当时政治、学术与学派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研究的过程中,本论题从思想史和社会史结合的角度出发,以政治与学术的关系为切入点,拓展亚细亚生产方式论争的横向及纵向层面。横向层面即相关马克思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解、奴隶社会讨论及封建社会讨论中涉及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包括中国社会停滞性问题;纵向层面即前期理论方面的讨论和后期材料方面的讨论。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展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马克思主义者与形形色色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内部不同学术观点的探讨和商榷,中国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触和交流。作者初涉此领域,虽嫌不自量力,但还是试图通过此论题的研究,窥探此次论争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历史意义与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