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采高液压支架的适应性分析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8119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压支架作为煤炭开采的支护设备,是实现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采煤的关键,其主要作用是支护采场顶板、防止顶板冒落,维持安全作业空间。基于上述因素,得出液压支架的适应性是决定工作面能否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因此设计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液压支架是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的重要途径。在大采高工作面,由于煤层采出厚度大、上覆岩层周期断裂导致较大的跨落空间使工作面冲击动载显现愈加激烈,因而对大采高液压支架进行适应性分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论文以8.2米大采高支架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大采高支架对支护工作面的结构适应性,依据工作面开采条件完成了大采高支架的整体结构设计,随后通过建立支架力学模型,分析该支架的力学特性,并探究大采高支架顶梁合力、前后连杆力、顶梁后端比压、底座前端比压、实际支护强度与支架高度的变化规律。其次分析大采高支架对支护工作面的强度适应性,基于Workbench构建了大采高支架的有限元模型,论文首次采用内、外两种加载方式进行强度适应性方面的对比、分析,通过内加载分析得出大采高支架在11种工况条件下的应力及位移的变化规律,同时重点进行支架的外加载分析,与支架内加载对比分析探究两种加载方式下支架各部件应力的差异。由于疲劳失效也是支架破坏的关键因素之一,最后在强度适应性分析基础上分析大采高支架疲劳寿命适应性,分析结果得出大采高支架疲劳寿次数最小的位置区域。同时为避免该大采高支架与采煤工作面激励频率发生共振现象进而对大采高支架进行了模态分析。上述分析结果表明:(1)大采高支架顶梁前端力、切顶力、顶梁合力、顶梁后端比压、支护强度均随着支架升高逐渐增加,底座前端比压随着支架升高而逐渐减小,支架前后连杆力随支架升高而逐渐增加;(2)扭转工况属于大采高支架最恶劣工况,底座和顶梁的应力值最大,在偏心加载工况下,前连杆应力值在所试验工况中达到最大值,而位移从顶至底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规律;(3)大采高支架进行内加载与外加载对比分析后得出在支架掩护梁、底座、连杆、千斤顶等部件应力值相差不多,而在支架顶梁处应力值差异较大,这为大采高支架将来要进行的外加载实验奠定理论基础;(4)在扭转及偏心工况下液压支架疲劳寿命次数较小,且寿命次数较小位置处于支架顶梁和底座主筋板区域,且支架大部分位置试验次数均在4万次以上,已经达到高可靠性的要求。综合上述分析及现场使用效果,该大采高支架设计合理可靠,满足大采高支架工作面使用需求。论文提出的大采高支架适应性分析方法,为支架的优化设计提供新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气温的不断降低,汽车上一些“敏感”零件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这时,对车辆的保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汽车的哪个部位、零件需要着重注意呢?
在银催化剂单管装置上对YS-8520银催化剂进行了驯化试验,考察了时间、氧含量和Cl因子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和环氧乙烷(EO)选择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运行的起始阶段,YS-8520
历经千余年发展的“梁祝”传说在历史的“变”与“不变”中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世界文化经典。无论时代如何洗礼变革,文艺思潮如何风起云涌,它始终以真挚动人的爱情神话,自由平
<正>印象望江南餐厅位于福州仓山万达广场内,面积约为520m2,这个能同时容纳170人就餐的餐厅是设计团队在"望江南"系列中对全新风格进行的一次勇敢尝试,也是对新东方情结、江
期刊
最近,某报发表了《港口掀起涨价潮》一文,反映秦皇岛港煤炭作业费上涨了2元/t,并将引发涨价潮,使煤炭贸易商受到重挫,引起贸易、物流行业对港口的反响。我感到此文有言过其实
岩土勘察工作的意义在于对施工过程中的土质情况进行检测,保证后续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是工程设计领域中一项基础性工作。所以在施工正式开展之前,应当规范化地完成勘查工
陶艺,作为一种土与火于一体的艺术,自古以来就令人神往。陶器的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陶器的发明,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资源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陶艺课程也因此在中小学越来越受到重视。陶艺课程有其独特的魅力
风雅正变说作为《诗经》学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自《诗大序》论及变风变雅后,东汉郑玄加以继承发挥,提出风雅正经的概念,并把风雅的正、变与周朝的盛衰世次相对应起来,使风雅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一种趋势,在第二课堂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较普遍的形式,但是这种教育的受众面比较小.因此提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39;张学良就像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他,但也没有人见过他&#39;(李达编著:《台湾风云名人录》,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如今,这位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