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如何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构建“两型社会”是我国各级政府的难题之一。正是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条件下,作者把县域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问题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本研究从探讨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概念入手,分析了国内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评价研究的动态,着力构建县域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理论基础。在深入分析临澧县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总目标层,以农用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准则层,以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益为子准则层,包括35个指标层的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和实际值的基础上,对临澧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水平、1996—2007年临澧县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的变化和2007年各乡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进行了评价。
对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就准则层而言,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0.5282)对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贡献的要大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0.4718);就子准则层而言,其重要性排序为: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指标>土地利用效率指标>土地投入强度指标>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指标。
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显示,2007年临澧县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总体水平低于湖南省和常德市平均水平;县域范围内,农用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低于建设用地。临澧县1996—2007年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农用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上升趋势不如建设用地明显,土地利用强度指数上升趋势不如其他4个指数明显。在临澧县17个乡镇中,各乡镇之间的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各乡镇之间的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差异显著;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性要比农用地显著。
根据临澧县实际情况,本研究最后提出促进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政策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