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实施可以追溯到九十年代末,但是直到2005年底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才开始规范化。同时,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开展,上市公司大量的国有股、法人股转为流通股,市场的有效性和流通性大大增强,从而使得实施股权激励的外部环境得以改善。
《管理办法》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在这之前国内对股权激励的实证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国内对新管理办法实施以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证研究却很少。本文运用2006年以来中国沪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经验数据考察股权激励的财富效应。本文在考察股权激励的财富效应时,不仅考察企业的内在经营绩效;同时还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法考察样本企业股权激励后的市场反应与市值变动来检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短期财富效应。
研究结果发现:短期财富效应方面,股权激励的市场反应明显,样本公司的市值波动显著,且超额累计收益在时间窗(-10,0)、(1,10)、(11,20)之间显著大于0。长期财富效应方面:股权激励能有效提升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但国有企业的性质对长期财富效应产生了负面影响;限制性股票模式对对长期财富效应有显著的正面影响,限制性股票之外的其他模式对股权激励的长期财富效应没有显著影响;股权激励数量对长期财富效应的影响不明显;股权激励的范围、公司的成长性对长期财富效应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本文包括五个章节,主要结构如下:国内外股权激励研究综述;股权激励理论基础;股权激励的短期财富效应;股权激励的长期财富效应;对中国股权激励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