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以全唐诗中的双音节异文为研究对象。全唐诗的词彙研究十分丰富。但对於全唐诗双音节异文研究却少之又少。全唐诗异文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方面。一、不同版本的流传,形成异文。诗歌在传抄的过程中,有些工匠和读者往往会增减些许字词等,以及雕刻时难免会出现误漏,异文也就应运而生。二、诗歌的流传度越高,异文越多。名人名篇的流传度一般都比较高,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就越容易形成一些异文。三、诗歌反复修改後形成异文。本文中的全唐诗中的双音节异文不一定是词语或词组,可能有些时候它们只是一些语法意义上的结构关系。但本文研究时,我们假定这些双音节异文中大部分为词语或词组。全唐诗中的双音节异文的研究对於汉语史的词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故而希望本文的研究可在揭开全唐诗双音节異文的一些特质,同时亦可以让我们窥测到唐诗中複雜的词彙面貌。首先,我们從全唐诗中搜羅出一些代表性的雙音节异文。然後我们将會把這些双音节异文根据不同的特点给分入不同的类別中进行研究。全唐诗双音节异文有些会关涉到词语新义的考释。本文中我们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来考释异文的词义。这主要分为以下两类情况。一、有些词义是《汉语大词典》失收。二、有些词义被《汉语大词典》收录,但例证过晚。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选题缘由。它包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选题的研究现状、选题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描述了全唐诗中双音节异文的不同类别。异文的类型早已被专家学者研究过,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可谓众说纷纭。鉴於选题研究的方便与可行,我们对全唐诗双音节异文的类型的划分较为简略。我们只将它们分为三类:(1)同义近义双音节异文:(2)讹字双音节異文;(3)倒序双音节异文。在每一种类双下面我们都会罗列出双音节例证来加以描述。第三部分是对全唐诗中的双音节异文的新义造行考释。我们现根据诗歌语境来推测异文的含义。其中一处异文的含义较为常见,而另外一处异文却较为生僻。我们从早前或是同时代的书证中寻找例证来证明此处异文的这种生僻含义乃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之一。同时我们也参照《汉语大词典》的释义。最後结语简单的概括了本文研究情况和不足之处,同时亦期待更多的学者能关注全唐诗双音节异文这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