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是否协调发展对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为探讨海口市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本研究以海口市的森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海口市2010年和201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林分类型划分,并计算其林分碳密度和森林景观格局指数,通过量化后的林分碳密度与综合景观格局指数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其耦合协调度,最后探讨距道路距离、距水源距离、坡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等影响因子,对其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1)从2010年至2015年林分面积增加最多的是阔叶混交林,同时碳储量和碳密度增加最快的是阔叶混交林,平均每年增加碳储量202382.44t,每年碳密度增量为每公顷6.79m3。碳储量、碳密度与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面积与蓄积量成正相关。对比2010年和2015年郁闭度、龄组结构和碳储量、碳密度发现,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龄组结构的增加,碳储量和碳密度也增加。(2)通过海口市2010年与2015年各景观格局指数发现,蔓延度指数(CONTAG)下降,斑块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和分离度指数(DIVISION)均上升,且分离度指数(DIVISION)值超过0.7,说明海口市林地景观格局整体破碎化程度较高,综合综合景观格局指数差。对比各单独的景观格局指数分布图和综合景观格局指数分布图,发现综合景观格局指数分布图所反映的景观优劣区域与各单独的景观格局指数基本一致。(3)结合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图、碳密度空间分布图和综合景观格局指数空间分布图,发现部分综合景观格局指数较好的区域因为林分碳密度较低而导致耦合协调度较低,其综合景观格局指数较好,但其碳密度较低,导致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较低。同样的,部分区域碳密度较好,但其综合景观格局指数较差,导致该区域耦合协调度较低。(4)海口市2010年耦合等级按面积排序为中度协调耦合>低度协调耦合>高度协调耦合>极度协调耦合,2015年耦合等级按面积排序为低度协调耦合>中度协调耦合>高度协调耦合>极度协调耦合,从耦合协调度的面积变化情况来看海口市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有所降低。而对于高度协调耦合来说,2010年高度协调耦合中各林分类型的面积占比顺序为:热带林>红树林>桉树类>阔叶混交林>其他阔叶类>竹林>灌木林>经济林,2015年高度协调耦合中各林分类型的面积占比顺序为:阔叶混交林>红树林>桉树类>热带林>灌木林=加勒比松=经济林=其他硬阔类=0。可以看出,海口市2015年的高度协调耦合的林分类型面积有所下降。(5)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可反映不同地理位置每个变量对该区域的影响程度,在剔除多重共线性的备选影响因素后,就距水源距离、距道路距离、坡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等因素而言,其对海口市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的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距道路距离>距水源距离>坡度>土壤有机碳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