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境与翻译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r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Sperber与Wilson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应用与认知语境相关的心理基础:认知模式、文化模式,知识草案与心理图式,结合熊学亮的认知语境模式和赵彦春的翻译模式,提出了译者在翻译中的认知推理模式。将该模式应用于翻译实践可以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应用关联与认知语境理论,进而得到恰切的译文。该模式指出,我们在对话语的理解与翻译过程中有三种因素在起作用:情景因素,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而对于具体的话语到底哪一种因素在起作用取决于关联性,文中用实例分析了上述三种因素在翻译的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在翻译中,语境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本文依据Sperber与Wilson(1995)的关联理论,将语境定义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用以解释话语的一系列前提,是一个心理结构,是听众关于世界假设的一个分集。认知语境的提出给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语境应分析到何种程度为止,主要是由关联性决定的。当寻求到最佳关联时,一个特定的语境才算确定。译者的任务就是:力求在分析、选择语境的过程中找到最佳关联,创造足够合适的关联效果。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人们用来在特定的交际场景中理解和传达意义的理论与翻译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所以关联理论对翻译有巨大的启示作用。关联理论虽然不是研究翻译的,但对于人类历史上这一最复杂的现象有着极强的阐释力(Richards,1953)。 翻译作为语际语言交际的主要形式主要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一种依据动态的认知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的过程。就翻译的本质而言,翻译即交际。认知语境在翻译过程的两个主要步骤——理解和表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得到准确的译文,认知语境分析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来选择能传递原文作者意图和能满足译文读者认知的合适的表达方式,其实质是认知语境的转换。由此可见,语境与翻译在关联理论的理论框架内是紧密相关的。
其他文献
程度副词在语言交际中能使话语者准确地表达话语意思,明确地表明话语者的态度,从而影响人际功能的实现。英语程度副词虽然容易理解,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交流中很难像本族
翻译批评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译论中对翻译批评的论述十分丰富,但它强调以忠实为标准对原文与译文进行简单对照,从而翻译
在整个翻译学研究中,关于戏剧翻译的理论研究一直较少为人涉足,尤其是以舞台演出为目的戏剧翻译,更是一块被忽略的领域。京剧是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也是完美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一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杰出的女作家,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她的代表作《奇境》被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分水岭之作。从《奇境》开始,欧茨的作品越来越关注人的内
近年来,关于输入频率的研究备受关注,其在不同领域的实证研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该论文基于输入频率理论,结合前人对输入频率效应的探讨,以及通过对词块输入与个词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