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北方草地近年来由于超载过牧、土地开垦、乱挖草药以及虫鼠害等多种因素,90%的面积(约1.3亿公顷)处于退化状态。要解决畜牧业发展与草地退化和饲草(料)不足的矛盾,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增加饲草(料)供给,才能最终解决目前草食畜牧业的瓶颈。一方面必须加强草地的恢复和重建,改变草地的利用和管理方式。二是发展人工草地,使我国草地畜牧业由传统、落后和粗放的放牧方式,全面转向以人工饲草基地为基础的现代化舍饲畜牧业先进生产方式。
建立速生丰产人工林基地,在林地进行林下种草,发展林草复合经营,不仅可以解决林草争地,林木争地的矛盾,也是补充饲草料的重要来源,同时,林下种草、以草养畜(禽)的途径实现林地的复合利用,可以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经济收入,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目的。本研究以植物的耐荫性为主线,将植物(牧草)的耐荫性的研究与农林复合的研究相结合,研究牧草耐荫性的生理生态差异和林(杨树林)草结合的效果,推动农林复合研究的进步,为农林复合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主要进行了3方面的工作,1)移栽新疆伊犁野果林下的耐荫牧草羊茅和鸭茅,进行遮荫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光照水平下(分别为自然光的100%、70%、35和10%,分别记为F、M、L、P)的生理生态,2)同时也进行了栽培种羊茅、鸭茅和三叶草的遮荫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光照水平下(分别为自然光的100%、65%、34和3%,分别记为F、M、L. P)生理生态;3)林草结合的研究。分别在大田、果园(6龄)、1龄林、2龄林、3龄林和8龄杨树林种植禾本科牧草苇状羊茅(百丝)和鸭茅(安巴),以及豆科牧草白三叶(海发和全明星)、紫花苜蓿(中苜一号、保定苜蓿、三得利和皇后),测定产量和环境因子,研究不同光照水平的生产状况。主要结论有:
对于野果林下牧草移栽控制试验:
1、羊茅的高生长受光照影响不如鸭茅受光照影响大。鸭茅随着光照减弱,高度迅速增加,而羊茅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表明鸭茅的高生长对光照的反应更加敏感。
2、羊茅比叶面积与光照的相关系数R2=0.999,极相关,而鸭茅R2为0.4815,也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但相比较来说,羊茅的比叶面积受光照的影响要比鸭茅大。
3、羊茅的根冠比低于鸭茅的根冠比。四个光照水平中,羊茅的根冠比分别比鸭茅低,按光处理F、M、L、P顺序,分别低64%、60%、63%、69%。
4、对于各光照处理,羊茅和鸭茅的叶和根占较大比例,茎占的比例最小,对于鸭茅亦然。
5、叶面积和叶长,光处理M和L的羊茅都要低于鸭茅,而光处理F和P的羊茅都要高于鸭茅。羊茅的叶宽和最大叶宽在四个处理中都要高于鸭茅,且遮荫水平M和L的值要高于光照水平F和P。对于叶茎夹角,光处理M、L、P,羊茅均低于鸭茅,仅有自然光照F下,羊茅高于鸭茅。
6、根据叶绿素测定和光响应曲线,鸭茅的叶绿素含量要高于羊茅,光合能力也高于羊茅。认为鸭茅更适宜于林下种植。另外鸭茅不耐旱,必须在充足的水分状况下才能生长良好。而羊茅耐受性比鸭茅强,适应范围更广。
7、鸭茅、苇状羊茅和三叶草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依次增加,表明了鸭茅最耐荫,苇状羊茅其次,三叶草处三者最不耐荫的位置。
8、大田牧草产量最高,在林地里的牧草产量随着林龄的增大而逐渐下降。一年生,二年生和三年生林牧草产量比较来看,相对可观,年龄再大的林子(如8年生林)的产量较低。尤其是豆科牧草(紫花苜蓿),不仅产量低,而且易得病害。
叶片参数在牧草均表现出随光照的降低,叶面积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长变化也有相同的趋势。在大田叶片叶长相对较长:轻度遮荫,叶长变短,随着遮荫的增加,叶长又变长。
各样地苜蓿品种间碳氮比差异也不显著。相关性最小的是保定苜蓿和皇后,达到了0.3472>0.05,相关性最大的是三得利和皇后,达到了0,8745。
9、根据农林复合经营理论、生态位理论、系统耦合理论、营养体农业理论,分析了伊犁河谷进行林(果)草结合在理论上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