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的思考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d04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资源是气候环境要素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那一部分自然物质和能量,包括光能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风能资源和大气成分资源。它是一种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对于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意义深远重大。完善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对于保护气候资源的生态价值,维护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发挥气候资源的社会价值、保障气候资源经济价值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完善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推动其立法发展的步伐。本文首先论述了完善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的基本理论问题。气候资源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价值性,是一种典型的自然资源;气候资源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气候资源具有“物”的一般属性,可以成为法律关系客体。因此,可以并且应该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调整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气候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属于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的范畴。气候资源保护立法具有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二章论述了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现有气候资源保护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气候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现有立法不能调整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所有社会关系,未建立气候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现有气候资源法律制度与法律责任不健全等等。第三章提出了完善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的基本建议。首先建议建立气候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然后对如何完善该法律体系做了深入探讨。气候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制定《气候资源法》,文中对《气候资源法》的基本理念、立法任务和目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监督管理体制和法律责任都进行了深入论证和具体制度安排。其中,该法的立法理念为“维护生态公平和国家生态安全”,立法任务和目的为:“保护气候资源、预防气候灾害、实现气候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气候系统稳定、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促进经济、社会与气候环境协调发展”,其他所有法律制度设计都在此基本理念的指引和立法任务和目的的指导下展开并且注重使其成为一个价值取向一致、层次分明、互相配合、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本文尽可能地吸收了法学、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法学、资源生态经济学、气候科学、自然资源科学、生态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从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法学研究的角度展开完善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研究。文中主要运用了实证分析、价值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经济分析等研究方法。
其他文献
脏话行为是初中生问题行为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行为,脏话行为不仅影响初中生的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发展,并且对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一定阻碍作用。本研究采用《中学
<正> 总结是我们对所做过的工作进行的一种深入、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是对实践所做的本质概括.生产、科研、工作和学习告一段落时,都要进行总结,或者向上级报告,或者向群众
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对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分析 ,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工程造价
广府传统文化是岭南地区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文化类型,主要分布在粤中、粤西及桂东南地区,是以粤语为日常用语的广府人聚居的地区。广府文化区内的村落以梳式布局、三间两廊民
竹笋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人们喜爱的餐桌佳宴,不但味道鲜美,更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西南片区作为我国主要的竹笋生产地之一,不仅竹笋资源丰富,还有很多极具发展潜力的适宜竹
为了应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性下滑,财税体制改革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19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沿袭第一代和第二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对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能源需求量的逐步加大及一次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清洁能源的使用日渐受到重视。风能以其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日益成熟的技术和市场机制而受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许多城市出现大规模劳动力流动现象。这些离开农村,涌进城市,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的特殊农民群体,被称之为“农民
欧债危机已基本结束,但其给欧盟经济、社会及其一体化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远未中止,短期内甚至还有可能继续蔓延和深化。其突出表现是:经济上通缩风险增大;民众心理和社会思潮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趋势,中国也不例外,而且还存在“未富先老”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