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不同耐盐性苹果属植物山定子、小金海棠和珠眉海棠的幼苗为试材,对苹果属植物抗盐的生理、生化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苹果属植物的主要拒Na+部位是根部和茎基部,耐盐种根部和茎基部的拒Na+能力明显大于盐敏感种,盐敏感种的整体拒Na+能力为65%左右,中等耐盐种的整体拒Na+能力为80%左右,耐盐种的整体拒Na+能力为90%左右;耐盐种的整体拒Na+能力和限Na+能力均明显大于盐敏感种,有效地限制Na+向地上部运输;耐盐种侧根、茎基木质部和老叶的Na+累积效应明显,是主要的聚Na+部位;耐盐种的SK,Na(吸收)和SK,Na(运输)均明显大于盐敏感种,说明耐盐种根系对K+、Na+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能力明显大于盐敏感种,最终使耐盐种叶片的Na+/K+明显低于盐敏感种。 22Na根系处理试验表明,苹果属植物茎基部存在22Na的横向运输,耐盐种通过根部(特别是侧根)累积较多的22Na和较高的茎基韧皮部22Na转运率,有效地限制了22Na向地上部的转运;22Na叶片饲喂试验表明,耐盐种叶片吸收的22Na明显多于盐敏感种,并且耐盐种叶片22Na含量下降速度明显快于盐敏感种,说明耐盐种叶片向地下部再转运22Na的能力较强,有利于降低其地上部的22Na含量;22Na和NaCl分根试验表明,耐盐种较高的根系排盐能力和再循环总盐量使其地上部盐含量进一步降低。 盐胁迫下,苹果属植物根系质膜和液泡膜微囊H+-ATPase、质子泵及Na+/H+逆向转运活性均明显增加,耐盐种增加的幅度较大,相同盐度处理下,耐盐种质膜和液泡膜微囊H+-ATPase、质子泵及Na+/H+逆向转运活性均明显大于盐敏感种;耐盐种在盐胁迫下H+-ATPase和质子泵活性的明显增强有利于其建立跨膜的质子电化学梯度,更好地为质膜和液泡膜的Na+/H+逆向转运提供能量;耐盐种在盐胁迫下较高的质膜和液泡膜Na+/H+逆向转运活性,有利于其根系的排Na+和Na+的区隔化作用。 苹果属植物在3种盐度处理下,质膜和液泡膜微囊H+-ATPase、质子泵及Na+/H+逆向转运活性增加的倍数均大于等渗PEG处理,特别是耐盐种增加的更多,说明Na+离子效应对耐盐种的H+-ATPase、质子泵和Na+/H+逆向转运活性有更大的激发作用。 苹果属植物的耐盐性与其主根、侧根、幼叶、成熟叶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累积呈负相关性;盐胁迫下,耐盐种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有适应性增加,但累积量较少,变化率低,推测其主要通过无机离子进行渗透调节;高盐度下,盐敏感种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大量累积可能由于盐胁迫导致代谢失调造成的,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大量累积应该是一种盐害的表现,且高盐度卜盐敏感种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增加量明显大于等渗PEG处理。 盐胁迫卜,苹果属植物盐敏感种根和幼叶脂膜透性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耐盐种,特别是高盐度处理时更加明显,耐盐种根和幼叶脂膜透性增加较少,耐盐性强;高盐度处理下,苹果属植物根和幼叶脂膜透性增加的倍数都明显大于等渗PEG处理,说明Na+离子效应在苹果属植物的质膜胁变中起重要作用。 苹果属植物幼叶和老叶的泌Na+能力较强,耐盐种幼叶和老叶的泌 Na+能力及总泌Na+能力均明显大于盐敏感种。耐盐种通过叶片的泌Na+作用,有利于降低其地上部的Na+含量,以保持其体内离子平衡和提高植株的耐盐性。苹果属植物不存在稀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