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复杂数词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复杂数词的句法结构做出统一规定。论文反对把带名词的数词当作数词的基本结构,并指出复杂数词本身构成独立的句法成分。在已有的关于复杂数词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Ionin&Matushansky在2006年针对包含加法和乘法的复杂数词的句法结构所做的研究。基于一些语言中,例如俄语和芬兰语,数词赋格这一现象,Ionin&Matushansky(2006)提出:1)数词不是一个独立的句法成分,带名词的数词才是数词的基本形式,数学意义上的数词是经过名词化操作得来的;2)复杂数字不是一个个固定的词汇,而是在句法中构建。复杂数词的构成是渐进式的,通过反复循环的选择一个名词性的投射作为其补语。Ionin&Matushansky理论的最大缺陷在于其狭隘性。格特征并不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不具有普遍的说服力。在本论文中,Ionin&Matushansky关于复杂数词句法结构的理论将被运用到汉语普通话,闽方言(海南黄流话和宁德方言)和中国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纳西语,傣语,侗语,黎语,仫佬语,景颇语,布依罗缅语和白语)中进行检验。这些语言中并不存在格特征,并且,根据其出现的语言环境的不同,一些数词往往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这为我们检验Ionin&Matushansky的理论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通过将Ionin&Matushansky的理论运用到以上语言中发现:Ionin&Matushansky对复杂数词的句法结构的理论是行不通的,不能对以上语言中一些数词的用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基于此,本文提出:1)Ionin&Matushansky理论中把带名词的数词作为数词的基本结构这一假设是站不住脚的。复杂数词本身构成一个词组,是可以单独存在的句法成分;2)复杂数词是根据X-bar理论构建的词组。由于汉语中数词系统的完整性和规律性,论文将以汉语普通话中的复杂数词为例,对复杂数词的句法结构进行具体的描述。同时,本文还对汉语普通话中的“十万”“百万”“千万”进行了讨论,是否它们是像“十”“百”“千”“万”一样的单位,还是是复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