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海报就是静态的预告片,优秀的电影海报可以通过不同的国家因为有不同的地域民族特色而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形式,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民族风格。而引进片在上映前则需要为了迎合本国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本国大众的传统审美而将宣传海报进行一定的修改。从美引进的影片自中美双方签订相关分账协议后增加到每年34部,2017年增加到40部,占每年进口影片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而电影海报为电影的票房起到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美国电影的“华文版”电影海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让美国电影“平面预告片”能够在中国得到更好的推广,海报的视觉效果能有更高的艺术价值,电影海报中中西结合的元素能够更加融洽。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首先,在选题确定的条件下,采用文献研究法,去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美国电影传入中国的历史,搜集美国电影在中国宣传推广的方式以及平面设计招贴海报,研究美国电影在中国推广发展的历程和纵向改变,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给进口电影的推广带来哪些改变。其次,横向比较分析同一个时代的美国电影海报在中国推广时做了哪些改动,比较分析中国由于地域差异对进口美国电影海报设计的影响。再次,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观众对当下电影海报的认知以及有什么视觉呈现的需求。然后,结合调查问卷再次分析现下电影海报存在哪些不足,如何纠正。最后,总结美国电影海报为满足在中国更好的推广应具备哪些条件,在海报设计中,应该着重于哪一个元素的二次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1895年美国在中国引进第一部美国电影,1927年8月,申报设立本埠电影增刊,是电影宣传的专栏,其中有不少当时进口美国电影的中国版招贴画。说明美国电影的中国版海报已经有90年的历史。(二)美国电影的“华文版”海报主要画面内容是一致的,会做细节上的微调,改动最大的是影片标题。由于拉丁文与汉字的结构截然不同,译名带来的视觉差异会影响海报的整体视觉效果,设计者应当结合电影主题、海报画面风格以及迎合中国的普遍审美,对译名字体进行二次设计,以达到海报视觉效果的整体和谐。(三)由于中国地域差异,中国的电影海报也不是全然相同的。香港的繁体字与大陆的简体字在字形结构中也存在较大的视觉差异,我们同样需要结合海报的整体风格来调整字体的二次设计,已达到最大程度融合。设计者不应当将译名字体设计与整体海报视觉设计割裂,应当求同存异,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