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雹果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赤雹果(The fruit of Thladiantha Dubia Bunge,FTDB)是葫芦科植物赤雹(Thladiantha Dubia Bunge,TDB)的成熟果实,其水煎剂在民间的长期应用证明,具有很强的镇痛抗炎作用,且无明显的副作用,毒性较低,是一种值得研究的镇痛药.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筛选FTDB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活性部位,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部位和镇痛机制.方法:1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两种测痛模型观察FTDB水煎剂的镇痛作用.2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两种测痛模型从FTDB五种提取物中筛选FTDB镇痛活性部位.FTDB五种提取物为:石油醚提取物(F<,1>)、乙酸乙酯提取物(F<,2>)、正丁醇提取物(F<,3>)、乙醇提取物(F<,4>)、水提取物(F<,5>).3采用小鼠福尔马林实验、热板法、浸尾法、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性疼痛实验,研究F5的镇痛作用部位.4 F<,5>的镇痛作用机制初步研究4.1采用纳络酮拮抗实验,分析F<,5>的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关系.4.2采用酒石酸锑钾致痛模型,测定小鼠腹腔液前列腺素(PGE<,2>)含量;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疼痛模型,测定血清PGE<,2>含量,分析F<,5>的镇痛作用与前列腺素关系.4.3通过小鼠福尔马林疼痛模型、浸尾法实验,ip L-Arg、 L-NAME等药物观察F<,5>的镇痛作用;采用酒石酸锑钾致痛模型,测定小鼠脑组织NO含量方法,分析F<,5>的镇痛作用与NO关系.结论:1 FTDB水煎剂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镇痛作用活性部位确定为F<,5>.镇痛作用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吗啡和阿斯匹林,可持续近4小时.2 F<,5>的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3 F<,5>的镇痛作用不是通过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介导,其抑制PG合成,可能是发挥外周镇痛作用的主要机制.另外,其镇痛作用机制部分与抑制NO等参与疼痛反应的炎症介质的生成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以及H_2-受体拮抗剂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治疗作用,详细地阐述了第四代H_2-受体拮抗剂罗沙替丁乙酸酯(Roxatidine Acetate)的药理作用和特点,对罗沙替丁乙酸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考察,确定了较好的反应条件,得到了罗沙替丁乙酸酯的盐酸盐,四步反应总收率为29%,产品结构经波谱测试,结果与文献值一致,确证了其结构。同时。在总结H_2-受体拮抗剂构效关系的基
基于已知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三维结构及其与酶的结合模型,并利用Chem3D Ultra 7.0软件进行优化分析和量化参数计量,该文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吡咯烷类化合物N-取代咖啡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北洋金花(Flos Daturae Innoxiae)为麻醉性止痛平喘药,其来源为茄科植物毛曼陀罗Datura innoxia Mill.的干燥花。商品多掺混有全国广布的曼陀罗D. stramonium L.的花。因其花含东莨菪碱较少,仅为0.03%-0.09%,故不宜作正品洋金花用。由于二者同为茄科曼陀罗属植物,种子形态相近不易区分。要大面积规范化种植北洋金花,控制其品种和质量,必须做到纯化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