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古典诗词语言精炼、优美、意蕴深厚,是学生欣赏和借鉴的最好材料。探究古典诗词的炼字技巧,是鉴赏古诗词的语言、意蕴和艺术风格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开展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敲门砖”。本文以高中古典诗词的炼字艺术教学为题,从鉴赏评价这个侧面,探究如何抓住诗词的炼字,借一斑以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语言进而理解诗歌的意象、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论文主要分三章。第一章,梳理炼字理论的发展,将我国古代文论中的炼字理论按时间演进的方式进行系统、全面地评述,客观地评价炼字艺术理论的发展。论文的核心部分为第二章,从词性类别入手,探讨不同词性在炼字艺术中的运用及表达效果。主要是从实词和虚词两个方面分析,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炼字佳例,探究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虚词的表达效果。不容忽视的是,在词性的分类探究中,不同修辞手法在字中的运用,同样为炼字艺术带来丰富的表达效果。因此本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的炼字教学中,分析字中运用双关、比喻、拟人、通感、夸张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丰富高中古诗词炼字艺术教学。为将教的最优化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将教与学、教与考、学与考有机结合,本文在第三章,分析2005—2015年全国高考部分自主命题的语文试卷中炼字类题目,总结炼字类题目的呈现方式和考查方向,客观地分析试题的考查弊端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在复习训练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鉴赏角度着眼,自主体会炼字的好处,将学生的朦胧感转化为清晰的认识,对炼字类试题的作答提出自己的建议。炼字做题最终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语言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