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水力约束的成品油管道调度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f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维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能源,近年来我国成品油需求不断增长。成品油管道作为成品油运输的主要方式,对于炼厂与下游市场的连接起到关键作用,在区域能源供应链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成品油管道采用多批次顺序输送、多点注入/分输工艺,水力工况变化复杂,耦合水力的管道调度优化研究对管道的运行安全、输送效率以及下游市场油品的供应都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到成品油管道的水力复杂性,本文首先基于离散时间表达以输油泵运行及启停费用最小为目标,考虑压力约束、过泵流量约束以及启停时长约束等,建立了成品油管道的输油泵调度优化数学模型,并采用分支定界算法进行求解。之后,本文提出连续时间条件下成品油管道水力损失变化的描述方法,并基于此将整个调度周期划分为两层级时间窗,建立连续时间条件下的成品油管道输油泵调度优化模型。模型能够在满足各种运行工艺约束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管道运行能耗。以国内一条真实的管道为例进行计算,说明了模型的适用性。基于所提出的连续时间条件下管道水力损失变化描述方法,本文建立了严格考虑压力的成品油管道调度优化模型,能够同时求解管道批次调度计划与输油泵计划。模型考虑了管道流量约束、批次跟踪约束以及管道压力和输油泵相关约束等。在计算管道水力损失的过程中,模型考虑不同油品间的物性差异以及各个管段内的批次分布情况。为了提高模型的求解效率,采用一种分段线性化方法处理非线性项。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一条实际运行的成品油管道,说明了其适用性。针对输油泵失效工况,本文基于管道调度模型进行成品油管道的供应优化。在输油泵失效分析中,采用了马尔可夫过程描述泵的随机失效并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系统状态转换模拟。然后基于管道调度模型优化计算不同失效条件下成品油管道对下游市场的最大供应量及相应的调度计划。最后通过从不同角度建立三个指标,对模型所求得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更加直观、统一地反映输油泵失效工况下的管道供应状况。以国内一条实际成品油管道作为算例,对管道整体供应、站场需求满足以及油品输送完成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对于注气开采方法对油藏渗透率的适应性缺乏系统性和规律性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渗透率10-1~10~3×10-3μm~2人造均质岩心,系统地开展了不同渗透率岩心注气开采模拟实验,依据注气开采效果与渗透率的实验规律,重点探索注气开采方法在致密-低渗油藏范围内的适应性。采用热缩密封岩心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岩心密封方法在注CO2开采实验中因胶筒损伤严重而导致实验失败等问题。利用改进的模拟实验方法,开展
学位
伴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和愈加突出的能源危机,极具开发潜力致密油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接替能源之一。众多研究发现,储层油水自发渗吸作用能够提高油井产能,被证明是非常规储层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致密储层复杂孔隙结构、流体渗流机理和渗吸机理等问题依然研究不够深入、认识不请。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致密油砂岩渗吸特征和规律研究。本论文首先综合采用高压压汞法、微米CT扫描法和扫描电镜技术开展了岩石孔隙结构进
学位
随着地质勘探的不断深入,四川盆地内发现了储量极为丰富的深层碳酸盐岩气藏,该类气藏的高效开发和长期稳产是我国天然气供给、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深层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仍面临诸多困难:首先,储层中孔隙、孔洞、裂缝并存,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多样,非均质性较强;其次,储层气-水关系复杂,部分储层边底水活跃,非均匀水侵导致稳产困难;第三,不同孔隙类型储层中的渗流特征、产气速度和采收率差异大,关于储层物性下
学位
川西坳陷储层具有多层叠置、天然裂缝及断层发育的特征,该类储层渗流特征与现有气井试井模型假设不匹配。目前川西坳陷地区气藏使用多层酸压合采的开发方式开采,但其酸压改造效果评价困难、储层边界认识不清等问题突出,对该地区的高效滚动勘探开发带来了挑战,建立相关复杂气藏试井模型对产能评价及储层参数解释至关重要。论文从多层合采复杂储层渗流问题出发,建立了适应于目标区块的试井模型,提出了评价储层酸压改造效果的方法
学位
含硫化合物是石油中重要的杂原子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为原油的来源和成熟度分析提供判断依据。在石油工业中,含硫化合物是清洁油品生产的主要关注对象,而噻吩类化合物由于脱除反应活性较低则是脱硫的重中之重。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分子构型(如形状、结构、尺寸等)与脱硫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为了提高脱硫效率,必须根据石油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特性设计相应工艺参数和催化剂,因此,石油含硫化
学位
管柱式气液分离器(GLCC)是深水油气生产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它通过耦合旋流和重力效应实现油气分离。现有GLCC存在操作域窄、工况点偏离设计点后极易发生气相带液现象(LCO),从而导致设备分离性能下降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需厘清GLCC内部的气液流动行为及分离机理,但前人的研究大都忽视了液膜流型在GLCC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以某一工业缩尺GLCC为对象,聚焦其上部筒体内的气液流动现象,以液膜
学位
余热回收利用和开发新能源是解决目前能源问题的两条途径。针对温度不同的低温余热资源选择合适的余热利用方案对提高余热资源的利用率具有实际意义。然而,目前对于余热回收系统的集成方法尚不完善,已有的能量性能指标对于不同利用目的的余热回收系统并不适用。在开发新能源方面,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被认为是未来潜在的新型可持续能源。采用CO2/H2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耦合甲烷重整制氢过程的新方法可以提高置换开采效果,降低
学位
重油中含有较高的镍、钒含量,镍、钒化合物的存在对重油加工造成很大的危害。研究重油镍、钒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及吸附行为能够为重油镍、钒的脱除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综合利用高分辨质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重油中镍钒卟啉的分子组成、典型镍钒卟啉的轴向配位性质以及镍钒卟啉在不同吸附剂上的吸附行为,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电化学氧化的电喷雾电离(ESI)质
学位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资源储量大、能量密度高、分布广泛和燃烧洁净等特点,是重要的绿色接替能源。降压开采法被认为是开发天然气水合物最经济且最有效的生产策略之一。明晰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水合物的分解和生产等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水合物分解空间差异性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均尚不清楚。本文针对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水合物分解空间差异性展开了系统地研究。本文搭建了一套新型
学位
过程工业的总图布局是一个纽带,能够将各种不同的过程系统结合起来。因此,过程工业总图布局对企业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有显著影响,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的关注。目前在实际生产中,过程工业的总图布局一般是基于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根据经验人为手动设计。这种方法无法确认各种过程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布局设计的影响,也无法得到最优的布局设计。因此总图布局的优化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实际意义。本论文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