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幻文学在中国已历经百余年发展,但一直处境尴尬,这体现在三个方面:名称含混、价值错位、理论研究匮乏。由此导致科幻文学在八十年代“清污运动”中遭受重创。九十年代,科幻文学再度复兴,以《科幻世界》杂志为阵地,涌现出一批新锐科幻作家,即所谓的“新生代”。
新生代从简单的“普及论”科幻观中走了出来,注重探讨科幻文学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他们强调科幻文学的文学属性,这既是对以往科幻文学弊端的反省,也是时代发展所造成的必要的调整。这种多元、包容的科幻观在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
本文将新生代科幻作家分为“硬”和“软”两大类,以分别考察其美学底色。新生代作家“软”的特征十分明显,他们革新了科幻小说的叙述模式。同时,受到九十年代大量引进的西方科幻作品的极大影响,新生代作品中出现了远未来、大灾难、架空历史、时间旅行等崭新的题材。
新生代作品中的未来大多是灰暗的,这些作品可以统称为乌托邦类型小说,有乌托邦、反乌托邦、恶托邦、伊托邦四个子类型。新生代的乌托邦类型小说有如下特色:价值取向多元化、乌托邦的时空向度扩大化、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科幻文学兼具科学与文学双重要素,是最能体现科学与艺术和谐交融关系的一种文类。新生代科幻作家对于终极关怀孜孜不倦的追问和求索也因此具有了更深层的意义:在金字塔的顶端,科学与艺术把酒言欢,共同仰望头顶的灿烂星空,俯查心中的道德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