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高角开(牙合)患者正畸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的测量,回顾分析在两种不同拔牙模式下矫正开(牙合)时,牙齿移动的不同机制以及对面部垂直向变化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临床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从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08年-2013年间就诊的患者中选取24例已经结束的高角开(牙合)患者,38°<SN-MP<54°,32°<FH-MP<47°。为避免患者在调整磨牙关系时产生的误差,所有患者的磨牙关系为中性。24例患者均为轻中度开(牙合),前牙区至少有4颗切牙呈开(牙合)状态,开(牙合)程度0-4.2mm不等。对于有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的患者,首先建议破除不良习惯。为了观察磨牙前移量,两组患者上下颌均为轻中度拥挤(1mm<拥挤度<5mm)。上下颌牙弓宽度协调,前牙Bolton指数均正常,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没有颞下颌关节症状。将24名患者按照拔牙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组为E4组(男2例女10例,初诊平均年龄16.89±3.26岁),拔除4颗第二前磨牙组为E5组(女12例,初诊平均年龄16.89±4.81岁)。所有患者采用0.022英寸槽沟系统的直丝弓矫治器,前牙整体滑动内收法关闭拔牙间隙,最终磨牙均达到安氏Ⅰ类咬合关系。所有患者在正畸过程中均没有使用后牙(牙合)垫、口内辅弓(如MEAW)、口外牵引装置(如高位牵引头帽等)及影响磨牙前移的强支抗装置(如种植钉、Nance弓、TPA等)。正畸前后头颅侧位片采用同一X射线系统进行拍摄,并由同一正畸医师进行描片测量。本研究测量指标包括牙性指标12项,骨性指标15项。使用SSPS 17.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内前后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牙齿及颅颌面垂直向变化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2)两组治疗后开(牙合)均得到明显改善,E4组覆(牙合)增加3.27±0.94(P<0.001),E5组覆(牙合)增加3.59±1.34(P<0.001);(3)两组矫正后前下面高及前面高均增加,E4组平均增加量分别为3.01±2.41mm和3.17±3.06mm,E5组平均增加量分别为2.90±2.01mm和3.56±3.65mm,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下颌平面角治疗前后均没有差异(P>0.05);(5)E5组上下颌第一磨牙前移量大于E4组(P<0.05),且中切牙回收量小于E4组(P<0.05);(6)两组治疗前后变量间其他测量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无论哪种拔牙模式都不能使高角开(牙合)患者产生下颌骨的逆时针旋转,亦不能使前下面高减小;2.在临床上设计拔牙矫治方案时,应更多的考虑患者的拥挤度,面凸度,磨牙咬合关系,牙齿的健康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