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60多万个农村散居孤儿经历着伤感无助的生活体验。(1)在这痛苦而漫长的岁月中,他们是如何去调适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去适应社会生活的,这是本研究想要发现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想通过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世界,探索并理解其生活体验,采用现象学研究来发现并揭露体验现象背后的本质。本研究以半结构式访谈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共访谈了六位农村散居孤儿,获得访谈文本。通过主题—文本—结构分析方法,基于生活世界的四个基本存在:实体性、空间性、相关性和时间性,发展得出四个农村散居孤儿生活经验的本质,陈述如下:孤儿的痛苦经历,激起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包含着一种无助之感,同时,也教会他们承受该承受的一切。但其内心的忧伤却淤积于心,久久地无法、无处倾诉。新的家庭给农村散居孤儿带来了暂时的避风港湾,却未能真正发挥家庭的功能。做家务成为孤儿生活在新家庭中的常态,家务维持了这个家庭的存在;让家庭成员在物理空间里彼此连接;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部分未通过言语传达的关心。他们心存感恩,却不轻易表露。没有父母的孩子,被欺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只是被欺负的形式多种多样各有不同而已,其实质是一样的,孤儿的自尊低到了尘埃里,无处可寻。孤儿家人也跟着一起备受欺侮,并且成了理所当然。歧视病变了农村散居孤儿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最后,只能以沉默的方式——“只字不提”来保护那颗历经沧桑的心,也表示自己足够坚强。深知求“人助”不如自助。农村散居孤儿在时间流中慢慢地学会接受过去无法改变的事实,接受过去所有的伤痛,接受人生新的开始。通过自己不懈努力,承担起赡养与抚养义务,并努力建造幸福的新家庭。这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新的家庭生活为他们带来新的动力,新的希望。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发现农村散居孤儿生活体验的本质特征,它是一个在阻力与自助较量下,从负面到正面的不断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是社会角色期待影响下实践自我责任的过程。最后,期望该研究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该群体,并为他们建构一个社会支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