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质性制度是指同一种制度框架下不同区域制度实施强度和表现绩效的差异性与不均匀性。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统一的制度变迁框架下,各地尽管都实施了一系列共同的制度举措,但由于各地制度实施的力度、深度、广度以及本地对制度的吸收能力有所差异,造成制度实施的强度和表现绩效也有显著差异。这种异质性制度表现在影响本地区短期经济增长绩效的同时,也对本地区长期的经济增长方式塑造和经济增长效率提高形成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衡量地区经济长期增长源泉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论述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以来区域异质性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宏伟的制度变迁历程,结合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制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基础路径,本文首先将制度划分为劳动增进型制度、资本增进型制度和公共供给型制度,然后通过代理指标的方式分别阐释这三种制度在空间分布上的异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围绕上述研究思路,全文主要从九个章节予以阐释:第一章为导论。重点介绍本文写作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径等内容。第二章为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从全要素生产率源起的经济增长理论入手,逐层剖析制度变迁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基本脉络。其中,不仅综述了经济增长源泉与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形成、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主要分歧及代表文献评析,而且分析了当前制度变迁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进展和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进展。第三章为中国制度变迁与异质性制度的形成。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度变迁的基本历程和研究思路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制度三分法维度,剖析了各地异质性制度表现的基本特征。第四章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空间差异表现。主要基于索洛余值法,对中国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然后对制度变迁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和空间差异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第五章为异质性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重点探讨了资本增进型制度、劳动增进型制度和公共供给型制度三种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机制。第六章为异质性制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差异的实证检验。这一章基于上一章的理论机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的历程,用计量检验的方法分析上一章阐明的理论机制是否可以在中国的案例中得到验证。第七章为制度外溢与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差异。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制度异质性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这一章将在上一章基础上进一步放松省份独立的假设,着力探讨空间关联视角下的制度异质性与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差异。第八章为制度因素与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收敛性分析。重点考察制度在空间的异质性分布是否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收敛,即中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是否会趋于缩小或逐步趋于不同的稳态水平。第九章是总结与启示。重点是在上述几章分析的基础上,对本文得到的基本结论进行总结,并对本文研究的内容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予以展望。全要素生产率是区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方式最重要的观测指标,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关键参照。本文将异质性制度纳入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其创新意义一是有利于厘清制度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理论联系;二是有利于为新时期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提供理论导引。本文侧重于改革开放以来异质性制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经验研究。在理论框架指引下,本文通过实证得到的主要核心结论如下:一是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起绝对主导作用的制度形式是以所有制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为表征的劳动增进型制度。通过劳动增进型制度的实施,“人”的创造力被广泛激发,经济活力被广泛释放,经济增长中要素的配置效率也显著提高。资本增进型制度在分时间阶段和分区域实证的结果中有一定影响,但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总体历程中并不显著。公共供给型制度具有深刻的“两面性”特征,财政支出和交通基础设施仅在一段时期或一个范围区间内起“正向”作用,超过临界值,财政支出和交通基础设施反而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绩效改善。二是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中,制度空间外溢的影响效果不仅存在,而且不可忽视。从1978-2015年的实证检验结果来看,对外开放度的空间外溢贡献占据了对外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贡献的46.35%,户籍制度改革的空间外溢贡献占据了户籍制度变革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贡献的28.48%。考虑制度空间外溢效果以后,劳动增进型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加显著,公共供给型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两面性”特征更加明显。三是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制度本身的实施并不会直接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条件收敛,甚至由于地方政府竞争、中心与外围产业集聚的分工格局因素存在,反而会恶化或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条件收敛。在实证结论中,真正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条件收敛的因素是制度的空间外溢。只有制度在不同区域中辐射传导,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条件收敛才有可能加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