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苹果产业国际化和工业化的日益加快,苹果生产正向矮砧密植、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本研究着眼我国优质苹果产区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对该区域苹果生产基本情况摸底的基础上,对苹果矮化栽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该区域苹果矮化栽培的发展提供技术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截至2015年,阿克苏地区(包括阿拉尔市)苹果栽培面积2.51万hm~2,产量65.7万吨;其中,阿克苏市、温宿县、五团和六团是阿克苏地区的苹果主要栽培区,占阿克苏地区苹果栽培面积74.10%和苹果产量的88.05%。2、在2006年,阿克苏地区就出现苹果矮化栽培果园,早期的矮化砧木品种为M26,此后多采用SH40和M9T337矮化砧品种建园,也有少量B9和KM23品种的矮化栽培;其中,一师苹果矮化栽培面积近866.67 hm~2,占苹果栽培面积的11.83%。3、调查了阿拉尔15个矮化砧穗组合的实验示范园,T337系和海棠系作为基砧的苹果苗具有相对较高的成活率和良好的生长适应性,并且其矮化效果也较明显,其中的‘华瑞/SH/海棠’、‘礼泉富士/M26/海棠’、‘华硕/M26/海棠’、‘华星/M26/海棠’、‘锦绣红/M26/海棠’、‘华瑞/T337’和‘华硕/T337’7个矮化砧穗组合具有较强的适应性。4、调查了阿克苏地区17个砧穗组合的11个矮化苹果园,除烟富3/M9T337/野苹果和惠民短枝/M9T337的成活率偏低外,其余15个砧穗组合的成活率均较高;17个砧穗组合的树干、枝类和叶片生长情况均良好,并且具有很好的矮化性。5、调查分析了阿克苏地区9个矮化苹果园,栽培有13个矮化砧穗组合的结果情况,树龄越大,果园产量越高;从果实品质来看,以SH40为矮化砧品种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低,固酸比高,鲜食口感好。其中,富士/SH40/海棠、天红/SH40/海棠和王林/SH40/海棠的果实固酸比在60以上。从调查结果来看,阿克苏地区早期多以M26为矮化砧品种建园,在适宜的栽培管理下,其生长性能表现良好,但其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高,固酸比低,鲜食口感较差,近年来已较少采用M26矮化砧建园,而多以SH40和M9T337矮化砧建园;从鲜食的角度讲,SH40矮化砧品种的果实品质最好,其次是M9T337矮化砧品种;M9T337矮化砧品种建园时间短,还未进入盛果期,其果实品质还不能反映其盛果期的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