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十分迅速。为应对来自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资银行的竞争,提高自身竞争力,各商业银行纷纷开展了业务多元化经营,非利息收入比重快速上升,但是利息收入仍是中国各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且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如此。因此贷款管理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仍是主要目标。面对中国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贷款多元化是中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贷款多元化能否改善中国商业银行绩效?多大程度上改善绩效?能否使银行面临的风险水平下降?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多元化现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接下来分析了促使这一现象产生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贷款多元化给银行绩效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多元化程度与银行收益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与银行的风险水平也正相关,这说明贷款的行业多元化不仅有助于银行提高其收益能力,还可能会增加其经营风险;而商业银行贷款地区多元化程度与银行收益有显著的正的相关关系,与银行的风险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贷款地区多元化不仅有助于提高银行的收益水平,还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资产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具有更高的收益,但风险相对较低。最后针对本文的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为商业银行的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