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对青少年、中老年颈性眩晕患者颈椎影像学改变的观察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总结分析青少年、中老年患者颈椎影像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征。2.应用不同的治疗手法,分别观察手法对青少年、中老年颈性眩晕患者影像学、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临床治疗效果,为不同影像学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颈性眩晕患者的手法治疗选择提供依据,并探讨手法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1.76例青少年和64例中老年颈性眩晕患者来自南方医院中医正骨科和中医内科,按年龄分为青少年患者和中老年患者,76例青少年颈性眩晕患者分为旋转扳法组和穴位推拿组。通过摄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颈椎的影像学改变,同时,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观察治疗前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眩晕评分、影像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在颈部常规手法放松的基础上分别施加相应的治疗手法,每周治疗两次,治疗一疗程(3周),再次摄X线片观察治疗后两组的影像学变化并和治疗前比较。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和治疗前作比较。随访半年,观察两种手法的临床治疗效果。64例中老年颈性眩晕患者分为旋转扳法结合牵引组和穴位推拿组,摄常规X线正侧位、动力位片,观察颈椎的影像学改变,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测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病程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均无差异,分别施加相应治疗方法,每周两次,治疗一疗程(3周)后,再次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测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和治疗前比较,观察两组之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无差异。随访6个月后观察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2.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两组均数之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疗效评价应用等级资料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可信区间取95%,即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青少年颈性眩晕患者的X线影像学改变主要为颈椎曲度变化和颈椎不稳,中老年颈性眩晕患者主要表现为颈椎的退变、钩椎关节增生和颈椎间盘突出等复杂变化。2.青少年颈性眩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增高为主,中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减慢。3.旋转扳法和穴位推拿治疗后,青少年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下降,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的血流速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种手法的疗效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手法治疗前后颈椎曲度、活动度及曲深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的颈椎曲度、活动度及曲深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旋转扳法结合牵引和穴位推拿治疗后中老年颈性眩晕患者的椎基底动脉流速均较治疗前增加,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手法的治疗效果之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颈性眩晕患者在不同的年龄段可能存在不同的病变特征,这些不同表现在影像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等方面。2.在主要表现为高流速状态改变的青少年颈性眩晕患者的手法治疗中,穴位推拿和旋转扳法均能使椎基底动脉流速降至正常,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穴位推拿的临床疗效优于旋转扳法,青少年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可能不是单纯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3.在中老年颈性眩晕的治疗中,旋转扳法结合牵引能更好的增加椎基底动脉的流速,并具有比穴位推拿更好的临床疗效。4.中医传统手法在颈性眩晕的治疗中具有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双重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