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心学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集心学之大成的王阳明,从哲学层面进入到教育层面,建立了独特的美育思想。王阳明美育思想深植于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土壤中。传统美育思想的演变在王阳明美育思想中可以找寻到深深的痕迹。他在继承传统美育思想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思考对“心”“美”“德”进行了独特而鲜明的阐释。无论是理论阐释还是实践活动都可以看出王阳明美育思想的博大精深。把握王阳明美育理论的特色,更需要对其独特的观点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从美育建设的三个维度出发,一方面对“心”进行内在的超越,另一方面在“心”的修养过程中发现美,最终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塑造和谐的人格。这对中国美育思想的发展具有巨大意义。王阳明美育思想在哲学的体味中发现适合自己的思维形式。在中西思维方式的比较分析中,探寻王阳明对“至真至美至善”境界的完美诉求。尽管王阳明的美育思想中有着时代的缺陷,但对美育学科的建设仍是有着积极意义。王阳明美育思想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凸显个体的生命价值。他从“理”到“心”,从“心”到“情”,解除了天理对人心的外在束缚;审美主体的高扬,使美和艺术都超越了实际需要成为艺术化的、诗意化的生活,即真正的人的生活。这正是审美教育建设的理想和实际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