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陈寅恪先生、郭沫若先生各自对《再生缘》作者的身世、作品的创作时间、地点以及作品的思想艺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二位前辈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文本本身研究不够深入,并且在有关作者身世的一些问题上各持己见,至今问题悬而未决。从作者身世的争论入手,厘清陈、郭二人争论的逻辑,同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接着考察《再生缘》流传的版本和形式,认为《再生缘》至今没有完善的精校本的现状。然后转入文本的内部研究,主要揭示了《再生缘》因前十六卷与第十七卷写作背景不同造成创作思想的出发点有所变化,即由前一阶段的抒写幽情,为娱乐而作过渡到娱乐的同时也书写内心因家庭不幸而产生的悲愤。认清《再生缘》创作的思想出发点后,进一步深入探寻《再生缘》的“思想原点”,即最接近作者创作本意的思想。总结为三个原点,分别为“宣扬忠孝节义”“表现鲜明的民族意识”“通达灵活的人性观念”。在此基础上,对《再生缘》的艺术成就也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主要从心理描写、结构艺术、语言艺术三个最普通的角度分析《再生缘》与众不同的生花妙笔。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谜”一样的女子—关于陈端生身世及《再生缘》创作。陈端生的身世由于其丈夫为罪人,一代才女不仅名字淹没,而且身世也变得模糊不清,存在许多疑点。如在其个人身份和丈夫姓名的确认上,陈、郭以及其他学者之间曾发生歧义。主要分歧在陈云贞是不是陈端生以及陈端生丈夫范某究竟是范菼还是范秋塘,笔者经过辨析,在前一问题上,完全同意陈寅恪先生的说法,陈云贞和陈端生身世有相似之处,但并非一人。后一问题,则范某无论定为范菼或范秋塘都有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姑且存疑,以待文献有新发现后再做确认。第二章《再生缘》的版本和流传情况。《再生缘》的传播走的是民间渠道,其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