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s)是介于股票和和债券之间的,兼有债务性与期权性的中长期混合金融工具。它属于公司债券的范畴,赋予投资者一定的权利,即在可转换债券发行日和到期日间,投资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持有可转换债券至到期日以获得稳定的利息收益,或在其转换期内将其转换为公司股票。本文对可转换债券融资优势的分析,是从市场准入、融资时机、利息成本、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税盾效应、稀释效应、收益、风险角度进行的。第二章,首先从不同融资方式市场准入法律规定的角度,然后从融资时机、利息成本、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税盾效应、稀释效应角度对可转换债券融资进行定性分析,得出了一些可转换债券融资相对于债券、股权融资所具有的普遍优势。但依有效市场理论,不存在具有普遍优势的融资方式,即每种融资方式都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对于不同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但就个别公司来说,具有优势的融资方式是存在的。本文从最优资本结构的理论出发,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可转换债券优化资本结构的前提条件:企业经营业绩良好、成长速度快、有股本扩张的需要。第三章,从收益和风险两方面对可转换债券的融资优势进行实证分析。首先以包钢股份(符合可转换债券优化资本的前提条件)为例,以其财务数据作为基础,利用税盾效应和稀释效应的工具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在融资方式不影响融资规模、融资项目的前提假设下,得出如下结论:与股权和债券融资相比,可转换债券获得了较高的每股收益。我们考察一个项目或者一个融资方式,要从收益和风险两方面进行考察。我们首先利用财务杠杆对三种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发现采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的财务风险明显要低于债券融资,稍高于股权融资。国内外研究表明,债券、股票的融资公告,会引起负的股价效应,即股票价格会向下波动。我们对可转换债券公告的股价效应进行研究,希望得出比较优势。英美市场对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公告有显著的负股价效应,而日本、荷兰则表现出正的股价效应。本文以我国在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间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累计超额收益分析法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可转换债券的股价效应显著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