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溃消汤治疗大肠湿热型慢性UC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332904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课题应用自拟溃消汤,治疗大肠湿热型慢性UC,并通过观察临床疗效和肠道黏膜改变,以评价自拟溃消汤对大肠湿热型UC的疗效;通过自拟方对慢性UC的C57bl/6小鼠模型进行治疗,以研究、观察小鼠肠道黏膜病理学改变以及小鼠血清中TNF-α、IL-6水平的变化来评价自拟溃消汤对慢性UC作用机制是否具有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主要分为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两大部分。
  一、临床观察:将60例大肠湿热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予治疗组柳氮磺吡啶片+自拟溃消汤口服,予对照组柳氮磺砒啶口服。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通过统计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二、动物实验研究:选取C57bl/6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进行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自拟溃消汤组,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含量的改变情况,并选取小鼠肠腔做病理学研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以评价自拟溃消汤的疗效价值。
  结果:
  一、临床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柳氮磺砒啶+自拟溃消汤治疗大肠湿热型慢性UC的疗效优于柳氮磺砒啶组。两组治疗后总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柳氮磺砒啶+自拟溃消汤能显著改善大肠湿热型慢性UC整体症状。
  二、动物实验1.改善DAI评分方面: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自拟溃消汤组分别进行比较,P值均小于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自拟溃消汤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进行比较,P值都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柳氮磺吡啶与自拟溃消汤均能均能改善小鼠体重、大便出血、腹泻,具有治疗UC的作用2.在调节血清TNF-α、IL-6水平方面:经治疗空白对照组、柳氮磺吡啶、自拟溃消汤组三组TNF-α、IL-6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拟溃消汤柳氮磺吡啶可能通过下调TNF-α、IL-6含量,对UC起治疗作用。3.在改善结肠大体损伤指数(CMDI)评分方面:模型对照组对比空白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自拟溃消汤组,P值均小于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自拟溃消汤组对比柳氮磺吡啶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拟溃消汤在改善小鼠肠道损伤方面优于柳氮磺吡啶。4.在改善病理组织学指数(CHPI)评分方面模型对照组对比空白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自拟溃消汤组,P值均小于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自拟溃消汤组对比空白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柳氮磺吡啶与自拟溃消汤均能均能改善小鼠肠道病理学改变,具有治疗UC修复肠道黏膜的作用。
  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可知自拟溃消汤对大肠湿热型UC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UC患者的症状能够起到一定改善作用,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价值。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自拟溃消汤可改善小鼠的DAI评分,并对大肠湿热型小鼠血清中TNF-α、IL-6水平有调节作用。自拟溃消汤治疗大肠湿热型UC的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TNF-α、IL-6含量,从而达到改善和治疗大肠湿热型UC的目的。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的高污染产业,这使得大量的Pb(Ⅱ)直接排入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应对该问题,现如今已开发了许多种铅去除技术,其中吸附法由于其操作简便、不产生二次污染、易于循环利用以及可以对污染物进行回收利用等优点而被视作最具发展前途的方法之一。而单宁酸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的原料,其分子内存在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如羧基、酚醛和羰基,这使得其在合成重金属吸附剂方
学位
稀土矿山开采与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氨氮废水,对水体与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经济有效地处理稀土氨氮废水,对减轻企业环保压力、降低环境污染损害以及保障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所采用的吹脱、化学沉淀、电渗析等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存在能耗高、操作复杂等不足,生物法也常因稀土氨氮废水可生化性差、高氨氮负荷等存在启动缓慢、不能稳定运行且需外加碳源等问题。为此,本文采用价廉效优的序
食用菌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近年来,从食用菌中分离出大量生理活性物质。食用菌具有物种多样性、易繁殖的特点,药用价值高。大量研究表明食用菌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等生物活性。食用菌的生物活性物质中,研究较广泛的主要是食用菌多糖,多糖与食用菌细胞壁厚度和形态特性有关。除多糖外,食用菌中含有其它生理活性物质,如蛋白质,酚类物质,以及具有抗氧化性,抗增殖和免疫调节活性的其他代谢产
学位
目的:明确加味参芪地黄汤对气阴两虚型肺癌疲乏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纳入2019年01月01日至2020年01月01日期间在海慈医院肿瘤科经治并且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肺癌患者,根据KPS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选取符合标准且评分60分(生活能大部分自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及以上的患者共计68例,在患者及家属知情的情况下,采用单盲试验方法随机将6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患者生存时
学位
目的:  肺腺癌治疗药物培美曲塞及奈达铂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从中医辨证的角度分析,脾阳虚型患者在该双药化疗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经过临床观察,加味理中丸对于患者的症状及证候具有可观的改善作用。现对其疗效设计临床试验,以评价加味理中丸对脾阳虚型肺腺癌化疗患者的毒副反应的治疗效果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效果,为加味理中丸参与肺癌化疗辅助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按标准纳入2018年11月
学位
目的:对曹志群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处方进行归纳,得到用药规律及特点,总结其在治疗CAG方面独特的诊疗体系,并探讨新处方“二黄金莪汤”治疗脾虚气滞血瘀型CAG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方法:收集整理2013年-2018年曹志群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CAG的病历资料,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处方中的组方特点、配伍规律,并得出新处方“二黄金莪汤”,观察CAG患者服用新处方6
目的:通过便携式步态采集装置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脾气虚乏力的受试者治疗前后进行体力客观测评,期望找到反映体力变化的特异性指标,为甲减患者乏力症状的客观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收集患有甲减脾气虚乏力受试者30人,记录受试者的基本信息,采用疲劳自评量表(FSAS)对受试者治疗前后的主诉及乏力程度信息进行收集,然后采用便携式步态采集装置对受试者的体力进行检测,利用数据处理软件提取体
目的:通过对比单纯类风湿关节炎(单纯RA)及类风湿关节炎伴焦虑抑郁(RA伴焦虑抑郁)的患者在一般情况、体征、实验室指标及病情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影响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RA伴焦虑抑郁患者在以上方面的差异,总结相关临床特点。从而提高对RA伴焦虑抑郁的认识,并在中医辨证时提供一定的客观参考。  方法:本研究共采集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
目的:观察祛毒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保留灌肠,其中观察组30例(祛毒汤加减),对照组30例(复方黄柏液涂剂);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等进行评分,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在近期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主要单项症状(便下黏液脓血、腹痛等)疗效及改良Mayo评
目的:通过观察自拟中药口服联合臭氧灌肠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性,验证口服自拟中药联合臭氧灌肠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体现了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方案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方法:将60例合格受试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口服自拟中药联合臭氧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美莎拉嗪缓释颗粒。2周为一疗程,每例均治疗两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