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im)为一种多年生卫矛科南蛇藤属杀虫植物,在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地带的丘陵浅山区分布极为广泛,是研究开发植物源杀虫剂的一种珍贵资源。在苦皮藤的根皮、种子及叶子中含有多种杀虫活性成分,主要为p-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醇酯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对害虫具有毒杀、拒食、麻醉、抑制生长发育等多种活性。由于以往对苦皮藤的研究多集中于根皮部位,为了更进一步研究自然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苦皮藤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回流提取法得到了苦皮藤种子的提取物,即苦皮藤种油。苦皮藤种油经过甲醇溶液萃取后分为两部分,再分别对其浓缩物进行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溶液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经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得到8个纯度较高的化合物。最后利用1HNMR、13C NMR、DEPT、1H-1H COSY、HSQC以及HMBC等多种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苦皮藤种素B(Y-1)、1β,2β,8α,15-四乙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p-二氢沉香呋喃(Y-2)、1β,2p-二乙酰氧基-9β-苯甲酰氧基-p-二氢沉香呋喃(Z-1)、苦皮藤种素C(Z-2)、苦皮藤种素H(Z-3)、1β,15-二乙酰氧基-8p-羟基-9β-苯甲酰氧基-p-二氢沉香呋喃(Z-4)、1β,2β,8β,15-四乙酰氧基-9p-苯甲酰氧基-p-二氢沉香呋喃(Z-5)、苦皮藤酸A(Z-6)。其中化合物Y-2、Z-1、Z-4和Z-5为新化合物。并对苦皮藤种素B、苦皮藤种素C、苦皮藤种素H和苦皮藤酸A的NMR数据进行了详细地解析和归属。苦皮藤种素C为苦皮藤种子中一种主要的杀虫活性成分。目前,文献中还没有采用树脂法从苦皮藤种子中分离纯化此化合物的报道。本文首次采用树脂法对苦皮藤种素C进行分离纯化,比较了4种大孔树脂对苦皮藤种素C的吸附和解吸特性,选择性能较好的HP20树脂进行更加深入的实验研究。并通过考察上样量、洗脱剂浓度及用量等因素对纯化效果的影响,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为:采用HP20大孔树脂,按照树脂与药材质量比为1:3.0上样,先用40倍柱体积40%的乙醇洗脱、再用90倍柱体积60%的乙醇洗脱。经过纯化后,样品中苦皮藤种素C的含量提高了7倍多,为工业上生产苦皮藤种子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