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巴彦淖尔市民族基础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取得了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蒙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全区的发展水平和全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相比也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一定的差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方面。本课题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解放初期到“文革”前、“文革”期间、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民经济发展“九五”和“十五”规划期间等四个阶段简要回顾了解放以来一直到2004年巴彦淖尔市民族基础教育即蒙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情况,对其历史的沿革和各阶段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找出了一些发展规律。其次,从巴彦淖尔市行政隶属关系,蒙语授课中小学和学生情况与全市的平均水平对比、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与全市整体水平对比等方面对民族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第三,对民族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蒙语授课中小学越来越少、生源越来越萎缩、师生比严重失调、中等教育结构单一、民族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薄弱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对其存在问题的形成,从高校招生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牧区民族学校自然消失、蒙古族儿童少年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民族教育政策的落实、办学条件的差距、师资队伍的问题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推进巴彦淖尔市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思路,一是制定民族教育特殊政策,是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二是以“双语”、“三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是提高质量的关键;三是坚持原则,明确布局,探索集团化办学路子,稳定基层民族学校生源;四是蒙语授课学校探索授课用语的多元化,为失去母语的儿童少年创造在母语学校接收汉语授课教育的条件;五是改革民族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局面,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技术教育;六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稳定学校布局,增加生源。本研究课题旨在丰富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使更多专家学者对巴彦淖尔市民族基础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它、发展它;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巴彦淖尔市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服务,为蒙古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服务,为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