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是卫生事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卫生经济研究的深入,卫生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正朝着科学、合理、效益的方向发展,并收到了可喜的效果。然而,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人民物质以及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逐步多样化、系统化,但是当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全部健康需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卫生资源的短缺与浪费,另一方面是卫生资源分配上的不合理、综合利用效率水平不高。正是这两方面的问题同时存在,导致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缺陷和效益低下,也影响了卫生事业道德目标的实现。为此,何科学优化配置卫生资源的科学探讨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需求的关键保证。本文就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对医疗卫生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杜绝不良浪费、提升人性化医疗服务水平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其实践中包含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和方法进行探讨,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模式,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水平提供依据。本文首先交代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将评价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情况的指标应用德尔菲专家评价法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共进行了3轮专家咨,通过梳理汇总,最终形成了涵盖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63个三级指标的卫生资源指标体系。,根据北京、上海、天津、辽宁等31个省、市、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或区域卫生规划,对各省、市、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或区域卫生规划建数据库进行梳理,从梳理完成的指标体系中整理出四项具有代表性指标即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卫生机构数、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每千人口财政补助收入进行逐一应用正态分布检验方法进行评价,分析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最后,运用秩和比法对四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共分成四档,一档(少):安徽、贵州等5个地区;二档:(偏少)河南、云南等10个地区;三档(中等):山东、西藏等11个地区;四档(多):北京、上海等5个地区。根据秩和比法分析出的结果,直观了解我国卫生资源各省市现状,得出了我国省域市之间卫生资源分布差异较大为,省域之间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区别也很大。通过结果分析省域间卫生资源存在较大差异原因,进而为我国省域间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