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中医证型和人格特征及相关发病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日后预防与治疗该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及新的思路。方法:选取在四川省中医院住院部入院、符合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AUB-O)诊断及纳入标准的133例AUB-O患者与在四川省中医院和成都妇幼保健院体检的120例血清性激素水平无异常且平素月经规律、经、量、色、质均正常的女性,采用当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填写《中医证型调查表》、《大五人格量表(简版)》,将所搜集的两组资料录入Excel形成原始数据库,进行初始统计、频数分布及量表制作,运用SPSS 24.0进行分析。结果:1、AUB-O患者的中医证型可归为五类,其中肝郁血瘀证人数最多,占比26.3%,其后依次为肾阴虚夹湿热证(24.1%)>脾肾两虚证(18.8%)>肾虚血瘀证(17.3%)>肝郁脾虚证(13.5%)。2、在大五人格问卷的调查中显示:AUB-O患者与对照组在神经质、严谨性及外向性人格特征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UB-O患者神经质、严谨性得分较高,对照组外向性人格得分较高。3、不同的中医证型与内膜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层子宫内膜厚度≤0.5cm以脾肾两虚证多见,0.6-1.0cm以肾阴虚夹湿热证多见,>1.1cm以肝郁血瘀证多见。4、AUB-O患者中不同人格分型与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质以肝郁血瘀证(50%)为主;外向性以肝郁脾虚证(37.5%)、肾阴虚夹湿热证(29.2%)为主;开放性以肾阴虚夹湿热证(30.8%)为主;宜人性以脾肾两虚证(47.8%)为主;严谨性以肾虚血瘀证(41.0%)为主。5、AUB-O患者与对照组在入睡时间、日常压力、怀孕次数、流产次数、体重指数(BMI)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初潮年龄和职业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在133例AUB-O患者中,80例为首次发病(60.2%),53例为复发(39.8%)。复发患者中曾行诊刮术与未行诊刮术的人数分别为24例(45.3%)、29例(54.7%)。结论:本组病例及本次调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压力大、入睡时间晚、怀孕与流产次数多、BMI过高是AUB-O发病的影响因素。(2)AUB-O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肝郁脾虚证、肾阴虚夹湿热证、肝郁血瘀证、脾肾两虚证、肾虚血瘀证。(3)AUB-O患者以严谨性、神经质人格特征居多。(4)AUB-O患者中,不同人格特征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肝郁血瘀与神经质人格有相关性,脾肾两虚证与宜人性人格具有相关性,肾虚血瘀证与严谨性人格有相关性,肾阴虚夹湿热证与外向性、开放性人格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