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任是维持和稳定社会关系的基础性因素,不同的社会个体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能够有效改善社会秩序。在公共生活领域,不同主体间的信任状况对整个社会信任体系运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公众和政府是公共生活领域最为关键的两个主体,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集中体现着社会关系的运行状态,对于政府自身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众对政府信任程度高有利于公共管理和服务活动的高效进行,节约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成本;反之,公众对政府信任低则会严重影响社会矛盾的解决,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社会危机和社会混乱。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扩张,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另外,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带来了农村土地整改。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农民面临着失去土地的状况,形成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当今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的所要经历的重要阶段,失地农民这一群体也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是有效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障,也是农村城镇化后高效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提升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程度状况反映着失地农民与基层政府的关系,是失地农民这一群体对基层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认知和评价的重要指标信任。这一信任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基层政府与失地农民在具体的公共事务中的行为表现,关系着农村地区社会的稳定发展。社会转型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利益结构发生着巨大变化,在农村地区产生了更加复杂的矛盾,这一信任关系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基层政府需要解决在农民失去土地后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失地农民的支持和信任,才能够保证基层政府在处理农村地区的相关社会问题时与农村居民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能够防止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在失地农民和基层政府之间面临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原有的矛盾和冲突尚未完全解决,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在这样的状况下,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危害又甚大。如何提升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已经成为基层政府在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实践中的瓶颈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基层政府与农民关系的影响因素众多,不同维度的影响因素之间有着比较复杂的关系。从现有关于政府信任提升的研究来看,多以具体案例中政府信任建立的对策措施为主。因此,根据农村社会发展的实践,实现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的有效提升要综合考查不同因素的影响效果,才能在失地农民与基层政府间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本文从政府信任的基本内涵和影响因素出发,对政府信任的环境、基础、产生和持续进行分析,结合失地农民与基层政府的关系特点,确定了失地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提升的关键因素,包括利益关系的调整、基层行政制度的规范、情感行为的引导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深入分析,总结和归纳出我国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提升的基础目标、着力点和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