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是一个大变动的世纪,也是哲学发生转向的世纪。其间,时代的灾难及人们的反思促使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开始生成,而当代哲学的转向就发生于这一精神生活的氛围之中。但是,对传统哲学的反思与批判并不是在二十世纪才开始的,而马克思无疑是真正开启这一批判的先驱。因而,在当代哲学的研究中,马克思的思想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资源。呈现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前沿问题范围之中的核心论题,而对马克思思想之根本性质的揭示,则是全面探讨与展示马克思思想之当代意义的根本基础。本论文即以对马克思思想之根本性质的阐释这一在哲学领域中具有根基性质的论题为主要努力的目标。马克思思想的根本性质突出表现在它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彻底批判中,而其根本的标志是对生活世界的生存论存在论基础的揭示。从而本论文在对马克思思想之根本意义的阐释中,围绕着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发展线索探讨马克思的生存论存在论革命的起源与发生过程,并以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即现实个人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作为这一革命的最终结果。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是以对形而上学之世俗基础的揭示为出发点的。从而,展示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之本质是绽露马克思思想的根本意义的基础。因此,本论文首先结合着当代哲学转向的本质含义,较为深入地分析了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形而上学存在论基础。近代哲学是在西方古代哲学的形而上学本质基础上,通过有所变化的形式而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完成。这一完成的本质表现就是形而上学的自我意识存在论的确立。而以对西方传统哲学之存在论基础的深入探讨为背景,则引导人们更为深入地去理解马克思在哲学存在论方面所取得的革命性成果的根本性意义。任何一种理论自身的阐明及其当代意义的彰显,都以该理论的历史叙说为前提。本论文即试图在以对传统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存在论本质的揭示这一基础上,通过对“博士论文”时期的青年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以及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对国民经济学之本质的批判等方面的较为细致地分析,逐步展示马克思思想的根本原则——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的提出过程,并以感性对象性活动原则为核心,比较深入地论述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之理论基础的现实个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生存论存在论含义,从而在存在论基础上展示了它与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