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素崇火德”。查阅《湖南通志》的记载:“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湖南各府、州、县建有专门祭祀火神的庙宇上百座。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这些庙宇早已不复存在了。而长沙火宫殿火神庙得以幸存下来,并不断传承和发展至今,原因绝非火神之庇佑,主要依赖于以“火神庙会”所涵盖的宗教信仰文化、湖湘饮食文化、消防文化、民间民俗艺术等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依存,因此,火宫殿也成为全国惟一一家“殿中有庙,庙中有戏,戏外有食”的庙殿,在国内独具特色,实属罕见。2006年长沙火宫殿火神庙会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渗入,火宫殿火神庙会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新的变革和发展,传统的庙会文化融入新的现代文化元素,再次焕发了火宫殿火神庙会的活力与魅力。在现代经济的背景下,本文试图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梳理火神庙会的溯源及发展历史过程,并从火神庙会所包含的各种文化现象入手,挖掘和研究了“多元文化一体”的火神庙会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及蕴含的文化价值,揭示了火神庙会濒危的现状。再分析火神庙会复兴的缘由、表现及产生的变化,探讨各级政府、民间团体、学者、媒体等参与和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对火宫殿火神庙会文化传承的影响和意义,希望能唤醒“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自发的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提出了传统庙会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思考。文章指出新时期火神庙会的复兴和传承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但不能抓了“经济”却丢了“文化”,如何使得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得益彰,是新时期值得重视和探索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未来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并驾齐驱是趋势所然,偏向任何一方,庙会都不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