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鱼腌制过程中内源蛋白酶的变化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f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腊鱼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因具有独特的滋味和口感而深受人们喜欢。腊鱼风味特征是鱼体内源酶和微生物源酶共同作用形成的,当前关于内源酶对腊鱼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以白鲢鱼为研究对象,在筛选出合适的抑菌剂的基础上,研究了腌制方式、加工条件对内源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加工过程中内源蛋白酶变化及其对腌腊鱼品质的影响,以探索内源性蛋白酶对腊鱼品质形成的贡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抑菌物质的抑菌效果。在富马酸二甲酯、脱氢乙酸钠、青霉素、氯霉素、叠氮钠五种抑菌剂中,叠氮钠具有最好的抑菌效果,在加工过程中抑菌能力维持不变,且对鱼肉品质不产生影响。干法和湿法腌制时抑菌所需的叠氮钠浓度分为0.8%(m/m)和1.0%(m/v),腌制7天后鱼肉的菌落数均小于1×101CFU/g。2、研究了腌制方式和抑菌处理对蛋白酶活力及腌鱼品质的影响。腌制方式和条件对鱼肉含盐量、组织蛋白酶B、L和钙激活中性蛋白酶活性以及腊鱼中多肽氮和氨肽氮含量有影响。抑菌组的组织蛋白酶B、L活性低于未抑菌组的,且干法腌制样品的酶活性高于湿法腌制的。除氨态氮外,湿法腌制样品的总氮、多肽氮、非蛋白氮含量低于干法腌制样品的。在食盐用量5%、腌制温度5℃、真空滚揉时间10min下腌制,鱼肉中的组织蛋白酶B、L和钙激活中性蛋白酶活性最高。3、研究了内源蛋白酶对腊鱼品质形成的影响。抑菌处理对腊鱼硬度、粘性、咀嚼性、亮度和红度影响不大,但对腊鱼弹性、内聚性、回复性和黄度的影响显著,抑菌组腊鱼的内聚性、回复性高于对照组的、黄度低于对照组的。抑菌处理对钙激活中性蛋白酶没有影响,而对组织蛋白酶B、L活性和腊鱼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及组成有显著影响,且对照组酶活力、氨基酸总量均高于抑菌组的;抑菌组与对照组腊鱼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明显不同,其中对照组醛类化合物比例高于抑菌组的,而烷烃、不饱和烷烃、酯类比例低于抑菌组。在腊鱼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对腊鱼风味品质形成有一定贡献。4、研究内源蛋白酶活性与加工条件、腊鱼品质变化的相关性。鱼肉的pH、含盐量与内源蛋白酶活力、微生物源蛋白酶活力有显著相关性,加工条件主要影响内源蛋白酶,对微生物及其酶活性的影响小。在腊鱼加工过程中,内源性组织蛋白酶B、L及钙激活中性蛋白酶活性对腊鱼滋味形成的贡献最大,而对挥发性风味成分形成贡献较小,微生物蛋白酶对腊鱼滋味形成有一定贡献但较小。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子银行业务已日渐发展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竞争的关注点。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在银行加快网点转型、渠道迁
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物质文明成果愈加丰富,服装品牌经营模式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一些服装品牌企业通过引进以“快速”、“多款”、“低价”、“稀缺”为特色的快时
目的:研究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联合酶联免疫斑点实验(T-SPOT)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1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42例非结核引起的渗出性胸腔
<正>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三大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的青睐与关注,这不仅因其属于新课程的新增知识点而成为新宠,而更重要的是
采用异丙醇抽提结合水蒸气蒸馏技术提取艾叶中的挥发性组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提取工艺获得了丁酸、邻-二甲苯、正丁醚、反式-1-丁氧基-1-丁烯、丁酸-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讨中药心宝丸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本院诊治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中药心宝丸,对照组50例,采用阿托品治疗,连续观察3
玉米赤霉烯酮(ZEN)能造成动物急慢性中毒,影响动物生长性能及造成生殖疾病等影响。它广泛分布于小麦等粮食、畜禽饲料和土壤,是世界范围内粮食饲料的污染物之一,在奶类、肉类
主题搜索的核心内容是以中文分词为基础的内容匹配,而中文分词的准确性以及对未登记词的识别率问题仍是目前主题搜索的瓶颈.提出了一种改进最大匹配中文分词算法IMMM,通过词
转变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目前经济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贸易能改变一国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改变产业结构。生产者服务贸易越来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