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选取魏晋南北朝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而来研究中国画教学。有其重要与便捷的一面,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画发展的重要时期,第一次出现伟大的画家,第一次有画论流传至今。使研究者易于接触到中国画教学思想源头所在,对探寻中国画传承之法宝无疑是有利的。与此同时,也对研究者提出了挑战。挑战来自于对当时绘画教学思想的挖掘,来自于对中国画教学古今联系的正确理解。因此,笔者论文所能做的只能是尝试探求到其中鲜活的部分,应用到现今中国画教学之中。论文起首部分是简要陈述时代背景。这是一个“四海分崩”的漫长时代,儒家一度失去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为更丰富的讨论提供了机会。表现在绘画的功能上,“鉴戒贤愚”之外,更重视用之“怡情悦性”。这样一个时代的教育,包括绘画教学,已经不能单由有限的官学来承担了。然则,家学成为这个时期主要的教学形式。接着笔者尝试着进入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之中,努力探寻中国画教学最本质的存在。对待传统需要有“信而好古”的坚定,这是保证中国画传承久远的基础。教与学的过程中,师傅因材施教与学生“笃信好学”的精神是教学质量的可靠保障。家学的教学形式,就是以师徒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里边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师傅对后辈的提携,最优秀的徒弟往往能得到师傅的真传。有关家学教学一个直接的古籍是《颜氏家讯》,其中重视天赋和正确处理父亲、师傅两重角色是留给我们极为重要的内容。魏晋南北朝中国画教学思想方法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顾恺之、张僧繇、宗炳等画家。顾恺之作为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画家,留给我们三篇画论,即《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在他的画论中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概念,绘画是用描画的形象表现要表达的精神所在,使作品形神兼备。张僧繇是“张家样”的开创者,其作品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很传神。宗炳是《画山水序》的作者,文中提出的“澄怀味象”观点,同时也有通过绘画创作来表现情怀与精神的含义。可见,在当时“以形写神”已经成为当时画家的共同认识。其二是“六法”。关于“六法”的研究是相当有成绩的,因为“六法”对于中国画着实重要。事实上,对于中国画教育教学又何尝不是,笔者初浅的意识到,“六法”中通过“传移模写”、“应物象形”来达到“气韵生动”就是“以形写神”的另一种诠释。因此,笔者就认为这就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思想。笔者在论文的后一部分里,以之前得出的中国画教育教学重要理论为基础,考虑到当今中国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中国画教学四法:一、看:读书看画;看老师画画;看生活中的景、物。此法是继承传统的需要,也是符合教学直观性原则的。二、问:用问答的方式,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直接有效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也可以学到老师多年经验总结的诀窍。通过师生之间不断的交流,实现了互相的了解,为进一步的因材施教创造条件。三、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再好的方法都不能取代扎实的练习,练习的过程中要重视悟性的作用。此法也是古之“笃信好学”的具体实施。四、放:具备了相当的积累后,能够不被各种陈旧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既要有艺术个性的表现,也要对中国画不断创新,求得个人风格的放达,是自成一家的关键。祖国的传统医学有“望、闻、问、切”四法,而今笔者论述中国画教学之“看、问、练、放”四法,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如果要寻找之间的相同之处,那就是中医诊断的“四法”与国画教学的四法都是一个整体,不能分而学之。充分、全面掌握了四法,才可发挥出四法的最佳效果。中国画教学是一个极其深奥的研究领域,难在对古代教学思想的挖掘,创新教学方法也考验很多智者。笔者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感触尤深。深入进去,要学的和要思考的还有很多。诚恳地希望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