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流动变得日趋频繁,其流向以往东迁移和进入城市为主。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人口纷纷离开故土,加入到人口流动与迁移的大潮流中。少数民族人口的到来为东部地区的城市发展注入了新鲜力量,但由于各民族在语言、饮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使得少数民族人口在所流入的城市中面临着很多社会适应与融入方面的问题。我们选择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了解少数民族人口在东部地区的适应状况,这不仅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而且有利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大团结,共同推进城市建设。烟台作为一个东部沿海城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交通条件便利,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众多外来人口。目前,烟台已经成为了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2015年全市已有49个少数民族成分,其中朝鲜族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比30%左右。由于自身条件和自身能力的差异,同一民族不同群体的社会适应状况也是不同的。为了对少数民族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成果更有针对性,本文选取烟台市朝鲜族中的高校教师这一特定群体为研究的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式,详细了解这一群体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而根据他们适应的现状,论述提高烟台市高校朝鲜族教师社会适应的建议。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原因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阐释。正文部分包含三大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烟台市和烟台市朝鲜族概况,以及烟台市高校朝鲜族教师的概况;第二章主要是从经济适应、社会活动参与、心理适应三个方面论述烟台市高校朝鲜族教师的社会适应现状与问题;第三章则阐述对烟台市高校朝鲜族教师社会适应状况的相关思考,主要是探究烟台市高校朝鲜族教师社会适应程度较高的原因及借鉴,以及提高烟台市高校朝鲜族教师社会适应程度的建议与意义。结语部分,强调了研究烟台市高校朝鲜族教师社会适应问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