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益元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值以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评价“益元安神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失眠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予中药汤剂“益元安神汤”治疗,对照组42例予中成药“人参归脾丸”治疗,两组均连续服药四周。观察比较两组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PSQI量表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采用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作为安全性指标,来评价“益元安神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1.本临床研究共入组84例患者,其中有77例病人完成了临床观察,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4例,脱落率为8.33%。 2.治疗前,两组间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职业、中医症状分布、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量表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16%,在临床疗效上,两组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4.治疗后,两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PSQI量表评分,但观察组的证候积分表变化(从39.62±7.93降至19.33±11.23),明显优于对照组(从37.55±8.55降至24.61±10.14),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PSQI分值变化观察组(14.08±2.84降至4.74±2.19)明显优于对照组(13.74±2.97降至7.47±2.39),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5.临床观察过程中,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益元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益元安神汤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