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阳性支撑”理论探讨空心钉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及相关生物力学分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tang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评价基于gotfried所提出的“阳性支撑”与“解剖复位”、“阴性支撑”三种复位结果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探讨三者在不同pauwels分型股骨颈骨折中疗效的差异性。通过CT数据重建不同pauwels分型的股骨颈骨折复位模型,研究“阳性支撑”较“解剖复位”、“阴性支撑”是否具有力学优势及其优势是否跟pauwels分型相关。并将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与临床研究结果相比较,验证其一致性,为临床使用空心钉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提供参考。方法:1.基于“阳性支撑”理论探讨空心钉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数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确定纳入研究患者,将所有纳入患者按照术前骨折pauwels角大小分为pauwelsⅠ型组(A组)、pauwelsⅡ型(B组)、pauwelsⅢ型(C组)。并根据术后复位结果将每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解剖复位组(A1组、B1组、C1组)、阳性支撑组(A2组、B2组、C2组)、阴性支撑组(A3组、B3组、C3组),共获得9个亚组。比较在不同pauwels分型组别下“解剖复位”、“阳性支撑”、“阴性支撑”患者在术后股骨颈短缩发生、髋内翻发生、骨不连发生、再次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及术后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评估在不同pauwels分型中,“阳性支撑”较“阴性支撑”、“解剖复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是否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其疗效优势是否与pauwels分型相关。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阳性支撑”联合空心钉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相关生物力学研究:通过征集一名健康患者的髋关节螺旋CT扫描数据,将数据倒入相关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软件,重建pauwelsⅠ型、pauwelsⅡ型、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并将骨折近端沿骨折面向上平移2mm、向下平移2mm及保持无移位得到阳性支撑、阴性支撑、解剖复位模型,最后得到pauwelsⅠ型3个模型(阳性支撑、阴性支撑、解剖复位各一个),pauwelsⅡ型3个模型(阳性支撑、阴性支撑、解剖复位各一个),pauwelsⅢ型3个模型(阳性支撑、阴性支撑、解剖复位各一个),共9个模型。通过施加载荷与约束模拟正常人体站立模型,观察不同骨折模型整体位移、螺钉最大应力、骨折处最大位移、骨折处内侧骨皮质平均应力差异。评估“阳性支撑”较其余两种复位结果是否具有生物力学优势,并与pauwels分型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1.基于“阳性支撑”理论探讨空心钉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共纳入170例患者,其中A组41例(A1组12例,A2组14例,A3组15例)、B组82例(B1组36例,B2组24例,B3组22例)、C组47例(C1组24例,C2组14例,C3组9例)。其中A组平均随访时间28.9±10.5个月,B组平均随访时间29.7±17.0个月,C组平均随访时间25.1±12.5个月,A、B、C以下个各亚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侧别、garden分型、随访时间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A组中,三种复位结果在股骨头坏死发生、股骨颈短缩发生及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等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B组中,解剖复位(B1组)与阳性支撑组(B2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相当,均明显低于于阴性支撑组(B3组)(P<0.05)。阳性支撑组(B2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高于阴性支撑组(B3组),三者在股骨颈短缩发生方面无明显差异;C组中:解剖复位组(C1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于阳性支撑(C2组)、阴性支撑组(C3组)(P<0.05)。阳性支撑(C2组)与阴性支撑(C3组)在股骨头坏死发生、股骨颈短缩发生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解剖复位组(C1组)股骨颈短缩发生率低于阴性支撑组(C3组)(P<0.05),三者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阳性支撑”联合空心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相关生物力学研究:在pauwelsⅠ型骨折模型中,阳性支撑的模型整体位移为0.39mm、螺钉最大应力为33.26MPa、骨折处最大位移0.24mm、骨折处内侧骨皮质平均应力为6.26MPa,均低于解剖复位与阴性支撑,阴性支撑表现最差。在pauwelsⅡ型骨折模型中,阳性支撑与解剖支撑螺钉最大应力与骨折处内侧骨皮质平均应力相当,分别为41.17MP、42.76MP、6.69MP、6.64MP,均低于阴性支撑;在pauwelsⅢ型骨折模型中,解剖复位力学稳定性最好,而阳性支撑与阴性支撑表现相当。结论:1.在临床疗效上,pauwelsⅠ型中解剖复位、阳性支撑、阴性支撑临床疗效相当,pauwelsⅡ型中阳性支撑与解剖复位疗效相当,能降低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及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阴性支撑疗效较差;在pauwelsⅢ型中,阳性支持未见明显优势。2.在pauwelsⅠ中,阳性支撑力学稳定性明显优于解剖复位与阴性支撑,其中阴性支撑固定后稳定性最差。pauwelsⅡ中,阳性支撑与解剖复位的力学稳定性相当,但均优于阴性支撑。pauwelsⅢ中,解剖复位优于阳性支撑与阴性支撑,其中阳性支撑与阴性支撑相当。由此可推测,阳性支撑的生物力学优势与pauwels分型相关,随着pauwels角的增大逐渐丢失。3.此研究部分临床研究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不相一致,可能由于纳入病例数较少,偏倚较大相关。但基于此研究得出的结果,我们认为阳性支撑的临床疗效和力学优势与pauwels角大小相关,在pauwelsⅠ与pauwelsⅡ中,阳性支撑与解剖复位固定效果相当,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阴性支撑。研究结果对中医微观辨证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包括三部分的内容。通过对临床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处方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出其中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提供用药参考。其次,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并探究核心处方对慢性难愈性创面大鼠的影响,初步探究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潜在机制。最后,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出核心处方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多靶点、多化合物调节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新药开发及深入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
目的:观察术中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髋部骨折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为后续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术后谵妄,进行早期术后谵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拟行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所有患者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T组于麻醉前30min在患者的神庭穴、印堂穴、双侧合
目的: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运脾解毒通络祛湿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并通过非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设计原则,观察运脾解毒通络祛湿方治疗中度疾病活动度的RA(脾虚兼湿毒瘀痹阻证)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法。方法: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通过NCBI数据库中的gene数据库检索RA靶点,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运脾解毒通络祛湿方成分和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分
目的:本研究运用雷火灸配合针刺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观察雷火灸联合针刺对失眠以及心胆气虚中医证候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针对失眠心胆气虚型有效、安全、便捷的治疗方案及依据,丰富失眠的中医治疗手段。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60例,通过简单随机分组法以1:1比例分成治疗组(雷火灸配合针刺)、对照组(普通艾灸配合针刺)各30例。治疗组以雷火灸施灸,对照组以普通艾灸施灸,两组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一种病因复杂,发病机理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且在妇科学中无法治愈的疾病,受到社会、环境、生活等因素的影响,DOR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不仅影响生育,也影响心理健康及家庭生活品质。以及直至目前,在中国知网、Pub Med等数据库,检索发现,发表有关DOR的文献数据是大幅度攀升的,研究DOR的学者明显增多,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文献的评价和统计分析,总结归纳辨证用
目的:通过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干预肺癌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探讨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在肺癌微创根治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接受全麻下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病肺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
目的:对一附院内分泌科六经辩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病案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治疗思想及用药规律;对其中的关键基础用药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阐释其科学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与思路。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梳理目前关于DPN的中西医发病现状及治疗研究概况。(2)收集一附院内分泌科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DPN病案数据230份。对其进行整理及规范后,基于R软件功能,运用频数统计
目的:研究针刺结合耳穴治疗烟草依赖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烟草依赖患者不同维度的影响,探讨其与单纯针刺和单纯耳穴按压疗效的区别,分析三种方案治疗烟草依赖的优劣,为针刺结合耳穴治疗烟草依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烟草依赖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针刺组及耳穴组,每组30例。治疗组的干预措施为针刺结合耳穴按压,针刺取穴百会、印堂、列缺及合谷,耳穴按压取穴神门、肺、胃、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及口;
目的:探讨营养、炎症、肿瘤标志物与复发转移性胃癌(metastatic or recurrent gastric cancer,MRG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MRGC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总结MRGC中医证型特点和中药用药规律,初步评价中医药辨证治疗对MRG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符合纳排标准的120例MRG
目的:评价回阳益心膏穴位敷贴对慢性心力衰竭阳气亏虚血瘀证患者心功能、中医症候、6MWD、胃肠功能、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单盲研究,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阳气亏虚血瘀证患者6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以回阳益心膏穴位敷贴,对照组加以安慰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