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评价基于gotfried所提出的“阳性支撑”与“解剖复位”、“阴性支撑”三种复位结果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探讨三者在不同pauwels分型股骨颈骨折中疗效的差异性。通过CT数据重建不同pauwels分型的股骨颈骨折复位模型,研究“阳性支撑”较“解剖复位”、“阴性支撑”是否具有力学优势及其优势是否跟pauwels分型相关。并将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与临床研究结果相比较,验证其一致性,为临床使用空心钉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提供参考。方法:1.基于“阳性支撑”理论探讨空心钉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数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确定纳入研究患者,将所有纳入患者按照术前骨折pauwels角大小分为pauwelsⅠ型组(A组)、pauwelsⅡ型(B组)、pauwelsⅢ型(C组)。并根据术后复位结果将每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解剖复位组(A1组、B1组、C1组)、阳性支撑组(A2组、B2组、C2组)、阴性支撑组(A3组、B3组、C3组),共获得9个亚组。比较在不同pauwels分型组别下“解剖复位”、“阳性支撑”、“阴性支撑”患者在术后股骨颈短缩发生、髋内翻发生、骨不连发生、再次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及术后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评估在不同pauwels分型中,“阳性支撑”较“阴性支撑”、“解剖复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是否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其疗效优势是否与pauwels分型相关。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阳性支撑”联合空心钉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相关生物力学研究:通过征集一名健康患者的髋关节螺旋CT扫描数据,将数据倒入相关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软件,重建pauwelsⅠ型、pauwelsⅡ型、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并将骨折近端沿骨折面向上平移2mm、向下平移2mm及保持无移位得到阳性支撑、阴性支撑、解剖复位模型,最后得到pauwelsⅠ型3个模型(阳性支撑、阴性支撑、解剖复位各一个),pauwelsⅡ型3个模型(阳性支撑、阴性支撑、解剖复位各一个),pauwelsⅢ型3个模型(阳性支撑、阴性支撑、解剖复位各一个),共9个模型。通过施加载荷与约束模拟正常人体站立模型,观察不同骨折模型整体位移、螺钉最大应力、骨折处最大位移、骨折处内侧骨皮质平均应力差异。评估“阳性支撑”较其余两种复位结果是否具有生物力学优势,并与pauwels分型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1.基于“阳性支撑”理论探讨空心钉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共纳入170例患者,其中A组41例(A1组12例,A2组14例,A3组15例)、B组82例(B1组36例,B2组24例,B3组22例)、C组47例(C1组24例,C2组14例,C3组9例)。其中A组平均随访时间28.9±10.5个月,B组平均随访时间29.7±17.0个月,C组平均随访时间25.1±12.5个月,A、B、C以下个各亚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侧别、garden分型、随访时间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A组中,三种复位结果在股骨头坏死发生、股骨颈短缩发生及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等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B组中,解剖复位(B1组)与阳性支撑组(B2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相当,均明显低于于阴性支撑组(B3组)(P<0.05)。阳性支撑组(B2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高于阴性支撑组(B3组),三者在股骨颈短缩发生方面无明显差异;C组中:解剖复位组(C1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于阳性支撑(C2组)、阴性支撑组(C3组)(P<0.05)。阳性支撑(C2组)与阴性支撑(C3组)在股骨头坏死发生、股骨颈短缩发生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解剖复位组(C1组)股骨颈短缩发生率低于阴性支撑组(C3组)(P<0.05),三者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阳性支撑”联合空心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相关生物力学研究:在pauwelsⅠ型骨折模型中,阳性支撑的模型整体位移为0.39mm、螺钉最大应力为33.26MPa、骨折处最大位移0.24mm、骨折处内侧骨皮质平均应力为6.26MPa,均低于解剖复位与阴性支撑,阴性支撑表现最差。在pauwelsⅡ型骨折模型中,阳性支撑与解剖支撑螺钉最大应力与骨折处内侧骨皮质平均应力相当,分别为41.17MP、42.76MP、6.69MP、6.64MP,均低于阴性支撑;在pauwelsⅢ型骨折模型中,解剖复位力学稳定性最好,而阳性支撑与阴性支撑表现相当。结论:1.在临床疗效上,pauwelsⅠ型中解剖复位、阳性支撑、阴性支撑临床疗效相当,pauwelsⅡ型中阳性支撑与解剖复位疗效相当,能降低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及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阴性支撑疗效较差;在pauwelsⅢ型中,阳性支持未见明显优势。2.在pauwelsⅠ中,阳性支撑力学稳定性明显优于解剖复位与阴性支撑,其中阴性支撑固定后稳定性最差。pauwelsⅡ中,阳性支撑与解剖复位的力学稳定性相当,但均优于阴性支撑。pauwelsⅢ中,解剖复位优于阳性支撑与阴性支撑,其中阳性支撑与阴性支撑相当。由此可推测,阳性支撑的生物力学优势与pauwels分型相关,随着pauwels角的增大逐渐丢失。3.此研究部分临床研究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不相一致,可能由于纳入病例数较少,偏倚较大相关。但基于此研究得出的结果,我们认为阳性支撑的临床疗效和力学优势与pauwels角大小相关,在pauwelsⅠ与pauwelsⅡ中,阳性支撑与解剖复位固定效果相当,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阴性支撑。研究结果对中医微观辨证治疗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