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序言顺铂是临床常用的广谱、有效的一线抗癌药,对肺癌、睾丸癌、卵巢癌、膀胱癌、头颈部肿瘤等有极好的治疗效果。肾脏毒性是顺铂最主要的副作用。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顺铂的抗癌作用成倍增加,但同时引起的肾脏毒性也随之成倍加重,临床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顺铂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障碍。肾毒性已经成为提高顺铂使用剂量及其应用范围的主要限制。铂类药物肾毒性的具体分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DNA损伤、caspase活化、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自由基形成相关,近来亦有许多发现提示炎症机制在顺铂肾毒性发生中起关键作用。有报道顺铂治疗的患者尿β2-微球蛋白、白蛋白升高的同时,尿液中MAC水平也相应升高,说明铂类药物的肾毒性可能与补体系统的激活有关。本研究探讨了补体系统的激活在顺铂肾脏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健康6~8周龄雄性C5基因敲除小鼠、C5aR基因敲除小鼠、CD59ab基因敲除小鼠及其各自相同基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给予单次腹腔注射20mg/kg体重的顺铂或者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部分C5基因敲除小鼠在注射顺铂前10分钟静脉注射人C5蛋白或C5a蛋白。注射顺铂后72小时处死小鼠取材检测。结果顺铂可导致野生型小鼠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增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性粒细胞浸润,肾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因子表达。而C5基因敲除小鼠可明显耐受顺铂导致的肾脏损伤。C5蛋白预处理可恢复C5基因敲除小鼠对顺铂的敏感性。在补体激活过程中,C5裂解为C5a和C5b,前者又称为过敏毒素,与C5aR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后者则形成MAC。为研究C5a缺乏是否为C5基因敲除鼠对顺铂肾毒性耐受的保护因素,我们在应用顺铂前注射C5a,发现C5a也可同样恢复C5基因敲除小鼠对顺铂的敏感性。提示了C5a在顺铂肾毒性中的重要作用。同C5a基因敲除小鼠类似,C5aR基因敲除小鼠也可耐受顺铂肾毒性。C5或C5aR基因敲除小鼠的肾功能指标、肾组织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中性粒细胞浸润,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因子、caspase的表达及p-STAT3 and NF-kB的活化明显较相应的野生型小鼠减轻。有趣的是,CD59基因的敲除并不能缓解顺铂对小鼠的肾脏损害;顺铂诱导形成的MAC沉积在C5aR基因敲除小鼠的肾组织,而不在C5基因敲除鼠的肾组织中。结论补体系统激活过程中C5a与C5aR结合,激活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继而引起多种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是介导顺铂小鼠肾脏损伤的重要环节;补体激活过程中MAC的形成与顺铂小鼠肾脏损伤无关;阻断C5aR可能减轻顺铂的肾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