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I.A.Richards所说,翻译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复杂的活动。它是原作者、原文、原文读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动态作用的表现。纵观中西翻译史,传统的翻译研究在“对等”、“忠实”观念的束缚下,只着重于语言层面的转换分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研究。在上世纪末所出现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逐渐凸显。因此,本文主要以接受理论为依据,去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扮演的双重身份。 众所周知,接受美学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康斯坦次学派所提出来的。它基于阐释学和现象学,完成了文学研究的中心以文本到读者的转变,完善了对“作者-作品-读者”体系的研究。因此,第一章首先引进了文学理论中的接受美学理论,主要介绍了接受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翻译过程中的接受美学观。有关翻译与译者之间的关系在第二章中得到论述。由于历来翻译理论只强调对原文的绝对忠实,从而忽略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译者被形象地比喻为仆人,影子或叛逆者。然而按照接受理论的观点,翻译过程中译者面临两次接受过程,第一次接受过程是译者本身与原作之间的交流,译文读者与译文的交流和对话是第二次接受活动,这只有在翻译完成之后才能实现。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读者的存在,预测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是明显的,他不仅充当原作的特殊读者去接受原作,而且还要考虑目的语读者以及关注他们的需求以及接受能力对原作进行再创造。在本文的第三,四章中则分别具体分析了译者作为原文读者应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去接受原文,并且尽量地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能让目的语读者接受认可的译文。因此,翻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特殊的主体,他既是原文信息的接受者(读者),又是译文文本的创造者(译者)。 然而,尽管译者有一定的理解原文的权利,但在对原文进行理解这个接受过程中他必然受原文的制约,也就是说他的主体性并不是随心所欲的。由此第五章论述了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局限性。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