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一直是国内外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并购是否创造价值”是投资者和学者共同关注的核心。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并购重组事件风起云涌,受到空前广泛的关注。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全流通,多样化的支付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并购公司的青睐。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支付方式对并购公司价值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并购公司在特定制度背景下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而且能为政府和监管机构确定基本价值取向提供重要的参考。纵观国内外现有文献,对并购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而且多数研究仅局限在并购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间直接效应方面的关系,忽视了特定股权结构的影响,较少关注在考虑这一重要治理因素情况下,并购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间的交互效应。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并购绩效的经典理论,从并购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间的直接效应与交互效应两个方面展开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研究一方面检验了国外经典并购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另一方面,对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和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对支付方式与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考虑我国后股权分置时代特殊的股权结构情况,从直接效应和交互效应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理清了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并购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确实存在着显著不同的影响,无论是在并购公司的短期绩效还是长期绩效方面,股票支付方式都优于现金支付方式。实证结果表明存在支付方式与股权结构的交互效应,国有并购公司在采用股权支付方式时,对并购公司的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经营绩效均产生不利影响;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并购公司选择股票支付方式在短期内创造了正的财富效应,由于控股股东的“虚假支持”行为,未能改善长期经营绩效。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结合我国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从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直接影响、支付方式与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的交互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全面地反应了并购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间的直接效应与交互效应。综合运用了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对支付方式与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在研究过程中考虑了并购绩效的其他重要影响因素,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