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政府明确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体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体育治理现代化建设是贯彻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必然要求。体育智库是参与及实现我国体育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主体。当前,面对全面深化体育改革进入攻坚期,破解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和应对体育治理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加强体育智库竞争力建设,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我国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以竞争力的相关基础理论为支撑,坚持思辨与实证相匹配、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原则,借鉴国外体育智库建设经验,联系我国体育智库发展现状,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德尔菲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对体育智库竞争力的概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培育对策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体育智库竞争力是指在特定社会发展环境下,不同体育智库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通过自身能力的发挥生产出高质量的思想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体育智库影响力的竞争实力。体育智库竞争力的本质是其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以资源为核心,是赋予体育智库竞争力的基础,竞争优势以能力为主体,是形成体育智库竞争力的主导,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作用形成了体育智库竞争力。体育智库竞争力呈现出叠加性、价值性、延展性、独特性、动态性等典型特征。开展竞争力研究对体育智库建设发挥着自我认知、发展导向、体系塑造等功能。迈克尔·波特竞争力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是体育智库竞争力研究开展的理论基础。2)体育智库竞争力由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设施资源)、能力(思想和知识生产能力、沟通传播能力、态势感知能力、动态能力)、影响力(决策影响力、舆论影响力、学术影响力与国际影响力)三大要素组成。体育智库竞争力决定着体育智库影响力,体育智库影响力可以反作用于体育智库竞争力。3)发达国家体育智库建设起步较早,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研究独立性形成、行业管理规范、政府关注扶持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值得我国体育智库借鉴的有益经验。我国体育智库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起步初创、发展倒退、恢复建设、多元体系形成、创新发展等6个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体育智库建设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数量规模、研究覆盖面、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同样存在着诸如思想市场尚未形成、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经营意识相对不足、管理体制封闭保守依附性较强等问题。借鉴国外体育智库发展经验,我国体育智库的建设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3方面寻求突破。我国体育智库主要由政府体育智库和高校体育智库构成。我国体育智库竞争力发展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种类不均衡等特征,体育智库竞争力建设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竞争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4)体育智库竞争力影响因素共有竞争力培育动力(包括职能发挥、责任意识、政策推动、决策需求等,属于体育智库竞争力发展的驱动性因素)、竞争力培育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文化建设等资源要素和思想及知识生产能力、沟通传播能力、态势感知能力、动态调整能力等能力要素,属于体育智库竞争力发展的调节性因素)、竞争力培育风险(包括信息不对称、独立性较弱、监督评价标准不健全、协同建设不足、人员研究能力不足、资金来源较为单一、成果传播和转化渠道不通畅等,属于体育智库竞争力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竞争力培育环境(包括体育智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内环境及认知、技术、政策等外环境,是体育智库竞争力发展的支撑性因素)、竞争力培育目标(包括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舆论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是体育智库竞争力发展的反作用性因素)5个主范畴及其下属的25个子范畴组成。5)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研究构建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44项三级指标在内的体育智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上海体育学院上海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实证研究,认为其发展处于良好水平。总结提炼了高校体育智库竞争力发展存在的典型问题,即具备一定资源和能力要素的前提下,研究潜力还有待于充分释放,表现为影响力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最后从加强体育智库资源要素筹建、提升人力资源实践及应用技巧、提高数据积累数量与质量、推进各方能力全面提高等方面提出了体育智库竞争力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