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o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杀现象关乎我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是值得我们理性审视的首要问题。自杀态度通过影响自杀意念,进而决定自杀行为的发生。而自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之下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此外,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在青年学生自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以汉族、回族、藏族三个民族的中学生为被试,以测验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探讨了中学生自杀态度和生命意义发展状况以及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学生总体上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态度。性别、家庭来源、家庭关系等变量对中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不大,而民族、年级、父母宗教信仰程度等变量在自杀态度各个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自杀的态度趋向于肯定或理解;汉族学生对自杀行为、安乐死较认可,回族中学生持反对、否定态度,藏族居中。相应的,不同民族中学生的宗教信仰起了显著作用。(2)中学生群体生命意义感偏低,有存在空虚倾向。生命意义各因素在性别、家庭来源、父母宗教信仰程度、家庭关系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民族、年级上差异显著。民族差异表现在:汉族中学生在生活目标、自主感维度上优于回族,在未来期待维度上,回族优于汉族,在逃避维度上,汉族优于藏族。年级差异表现在年级越低,在逃避和未来期待维度上越有优势。(3)中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各维度之间都有关联。生命意义明确的个体,对自杀及安乐死的态度较否定;生命意义不明确的个体,对自杀及安乐死的态度较肯定或宽容。具体来说,生活目标越明确,个人积极程度越高,对自杀行为的态度越否定,对生命的热诚越高,则对自杀者越歧视。相反,生命意义不明确的个体,对自杀行为和安乐死持认可与接受的态度。(4)宗教信仰对不同民族中学生生命意义与自杀态度存在着影响。不同民族中学生对于不良心理体验具有不同的应对机制,其中,宗教信仰、对生命与自杀的看法,是心理应激的认知源。
其他文献
冷战结束,世界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变,地缘政治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研究国家战略问题在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成为热点。中日两国同处于东亚地缘政治格局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在心理发展上有一个质的突变。面临这一重大转折,小学新生会产生诸多不适应的问题,急需给予恰当指导和适当帮助。本研究以大连市沙河口区5所学校360名
运用认知词汇学理论来指导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不仅有利于理论结合实际,而且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基于范畴词汇进行核心词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成簇词的
内部审计外包是指组织将其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组织外部的机构执行。本文主要对内审外包对独立性的影响、优缺点等进行表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服务亟需转型升级。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为例,总结其电子阅览室空间再造与服务拓展经验,提出公共图书
道德,是每个人所需要的,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理应成为教育的有效注意点。过去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更多地强调了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而对道德教育有所忽略,当我们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的学习方式的理论研究,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力求探索出更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学生个性特点的新的学习方式,以推进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完成新一轮课程改革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教育的目标也随之改变,不仅要培养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同时要培养出心身健康的人以应对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初中学生的心理正处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一直是地理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与热点。环境变化重要原因之一是由土地利用所引起
在进行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塑造是一个大命题。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及变革,新闻从业人员如何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更好地为广大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