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越剧在当前影视艺术学界尚属一个新的研究对象。这种“新”不仅体现在对于观众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题材,也反映在当前理论界对于这方面研究的稀少:目前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对国内近期单部作品的评论上,既缺少宏观上世界范围内的观照和梳理,又缺少微观层面对“穿越”元素核心要义的探究,更缺少整体性质的美学特征探讨。本文首先通过对于国内穿越剧的文学母本以及“穿越”一词的脱胎上壤——网络穿越小说的发展历程的梳理,结合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综述和评价,对“穿越”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穿越”指的是某人以某种非正常的方式其实体或“灵魂”(即人物的精神内核,包含其记忆、脾气、知识(等等)以无损失的、非正常的方式从一个时空进入到另外一个时空的行为,其核心是通过调整时间指标实现时空的跳跃。穿越剧指的是以“穿越”元素作为全剧叙事结构要素或者说将“穿越”元素作为形式功能(formal function)的影视剧作品。从穿越元素的应用到穿越剧的出现和流行,笔者对世界范围内的穿越影视剧发展史做了简单的回顾和总结,其实穿越剧并不是新鲜出现的产物,而是早已有之,穿越剧的发展史本质上是不断挖掘“穿越”元素叙事功能的过程。穿越剧的出现,事实上是穿越元素从简单的奇观元素向结构剧情的叙事主线所发展的产物。第二章通过对穿越剧现状的分析,构建穿越剧故事模式的分类体系。从广义上分,穿越剧可以分为基于改变时间轴的“时间穿越”和改变空间维度的“空间穿越”。中外穿越剧在故事类型、穿越空间的设定、穿越元素本身所带的类型色彩、穿越目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三章探讨了穿越剧兴起的意义。穿越剧的流行是当下影视艺术自身发展和社会泛娱乐化思潮合流的结果,其积极意义显而易见,而消极意义也不容小视。笔者从题材类型、形式创新、观众心理等方面予以阐述。第四章应用后现代主义理论分析穿越剧美学特征,论证穿越剧在镜语、故事内容以及结构等多个层面都表现出游戏、消解、不确定、碎片与拼贴等典型的后现代美学特征。结语部分对当前我国穿越剧存在消解历史和肤浅的文化再循环等弊病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些弊病并非穿越的“原罪”,亦非想象力丰富之祸,而恰恰是想象力匮乏的结果。最后对穿越剧发展的前景作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