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的21世纪,城市成为不同层级的信息和功能节点,主体地位愈发凸显。随着资源要素流动的不断加强,城市间经济联系不断深化,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城市空间关系也不断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表现出城市体系内的交互网络化特征。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区域内经济联系的基本形态和经济网络的结构属性进行描述,并对影响经济网络演化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是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一体化和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内各市综合实力的评价和最短旅行时间的测算,探究2009-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内整体经济情况及可达性变化。以区域内城市间经济联系为依据,分析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展现经济网络演变特征。并结合相应现状分析经济网络形成及演化的影响因素,运用回归分析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计量检验。最后提出优化网络建议,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长足发展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首先,从经济发展水平、物质建设水平和居民服务水平等方面构建城市综合实力的评价体系,并基于各市间主要存在的交通方式和人们可能选择的出行方式,选择公路和铁路两种运输方式测算可达性水平。在经济质量方面,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城市综合实力在十年间逐年上升,经济带内综合实力存在各类层级差异,区域间经济差异也较为明显。在交通可达性方面,区域内整体可达性水平提高,交通路网密度逐渐加大,且变化幅度逐年递增,其中经济带各市的路网空间格局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现象,中西部地区的可达性系数依然存在提升空间。其次,通过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和交通可达性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测算出四个时间断面上的各市间经济联系数值,结合ArcGIS软件绘制经济联系强度分布格局图,比较其变化情况和联系强度的关联趋势,并运用SNA分析法和Ucinet软件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网络密度、中心度、核心-边缘结构、凝聚子群等特征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展现经济网络演变特征。结果显示,近十年间经济联系变化较为明显,联系数目增多,网络结构趋向复杂化,联系途径不断增加,空间联系不断增强且有更紧密的趋势,区域内网络中介城市,功能型枢纽城市逐渐形成。但总体来说网络密度仍然较低,网络结构较松散,经济活动相对稀松,尤其是缺乏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的边缘区,在接受其他城市的辐射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再次,理论分析与现状均表明城市间距离,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潜力差异,要素的扩散与流通力,政府的干预能力等共同影响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网络的形成及演化,并通过QAP分析和稳健性检验验证上述因素对经济带经济网络演化的具体影响。最后,基于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在归纳总结全文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强化经济带内联系路径,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加强核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建立协同机制强化目标约束等经济网络的整合优化建议,以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